温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梦圆

温州网讯 14年,温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终于圆梦。
早在2000年,温州就做出了工作部署,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4年来,温州始终保持“创建决心不动摇、创建力度不减弱、创建步伐不停顿”,坚持不懈地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今天,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文明委将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对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进行表彰。对连续14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温州来说,今天是圆梦的日子。
在一次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一新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是改善环境、推动转型的过程,是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的过程,也是提升素质、惠及民生的过程。”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改变了市民生活方式和习惯,更重塑了这座城市的内在基因。
硬件建设塑城市之形
文明城市创建绝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为了让市民得到更多的实惠、生活得更加幸福
温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各方、凝心聚力的共建共享过程,不论是城市环境的优化美化,还是城市精神风貌的提升,无不惠及千千万万普通市民。
改变源自不懈的努力。这几年,我市加大城市道路、环卫设施、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瓯海大道西段快速路、七都大桥、滨海大道等建成投用。道路拥堵得到改善,2013年,市区19条主干道晚高峰平均行车提速16.69%,市区流量检测点的8条主干道晚高峰平均断面车速达到29.7公里/小时,比同期提高了10%。
选择低碳出行,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习惯。据统计,2014年1月~11月,173条公交线路乘坐人次达30023万。按温州市900万人口计算,人均乘公交车次数超过30次;全市累计投放公共自行车23648辆、建成服务点776处,公共自行车成为“最后1公里”交通工具首选。
一些系列清洁空气行动,让温州的空气质量大为改善,并获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2013年,我市AQI(空气质量)指标优良率为68.8%,2014年达到82.2%。
创建活动铸城市之魂
一座城市靠什么征服人?答案是需要一种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力量
物质文明集聚一座城市的“形”,精神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神”,而扎实的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则能锻造一座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靠什么征服人?答案是需要一种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点一滴的市民文明行为,而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14年来,温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大力实施“软硬件”改造,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构筑起一座“温暖之城”。
这几年,温州始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根本,把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城市文明创建的第一要务。
290家“文化礼堂”和2000多个“道德讲堂”,合理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市民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并让他们知晓文明带来的好处,形成人人讲文明的氛围;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多种形式活动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文明城市创建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环境,更培养了市民文明的理念。如今,你我身边的一个个细微变化,无不彰显着城市文明:温州人用餐文明了,剩菜打包的人多了;闯红灯的人少了,让行人的车多了;路面上垃圾少了,公园干净了……顽疾陋习少了,文明成了新风尚。
全民参与汇“小城大爱”
善心是温州不变的基因,温州人不仅商行天下,更善行天下
当慈善已成为这座城市基因,它使得温州成为一座“温情之州”。
这些年,温州精神文明建设更是稳步向前,身边不断涌现好人与爱心群体。
炎炎夏日供应凉茶,秋冬时节还施粥,“红日亭”已成为全国道德地标。据不完全统计,市民自发组织类似于红日亭施茶施粥点,全市共有500余处,覆盖温州各县(市、区)。2012年,中央文明办专题调研“红日亭现象”,并给予高度评价。去年3月,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来温调研,他赞许“红日亭现象”:“不仅是温州民间爱心慈善的缩影,更是温州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体现。”
同时,温州大力开展“最美温州人——道德模范”评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挖掘提炼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积淀和道德实践。
我市8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被评为浙江省道德模范和浙江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2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7人入选“浙江好人榜”。
此外,遍布城乡的志愿服务已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习惯和常态。目前全市各类志愿服务队伍3100多支,注册志愿者35.2万人,每年志愿服务达15万人次、25万小时,志愿服务已成为温州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社会公益活动。
文明土壤育“文明之花”
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温州这座城市必然的价值选择
温州在全国首创设立“网络诚信馆”,开展“点赞诚信——寻找身边信用故事”主题活动,涌现出诚信老爹吴乃宜替子还债、温商谢岩斌千里还债、赵章惠践诺抵押豪车助女童治病、保安陈明德归还50万错汇款等一批诚信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温州人的诚信,更铸造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在民营企业中,深化开展“诚敬做产品”创建活动,推行民营企业文明单位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试点工作,推出“企业高管信用网络学堂”,建立“企业高管信用信息库”,评选表彰温州市首届“百佳诚信企业”。
我市还成立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温州分中心,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征信分中心的地级市。制定相关信用制度,并根据《温州市公务人员信用管理办法》,对公务员依法履职、诚实守信、公德自律状况进行记录,建立公务员信用档案;建立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定期组织发布,切实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有着一种无形力量的支撑。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攻坚阶段的温州,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创新。而这种力量,需要的是市民的认同、自觉和主动。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