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慈善地标红日亭:14个月用完95本捐款收据

温州慈善地标红日亭:14个月用完95本捐款收据

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2015-03-02 09:50:42
孙兰香(左)和石秀琴。 记者 姚卡/摄
红日亭向市民免费派发腊八粥。资料图

  温州网讯 新春伊始,温州市区涨桥头的红日亭如约热闹了起来:理拢的桌子又摆开,一碗碗热粥就是一股股暖流,传递着城市大爱。

  跟着热闹的人群往里走,是红日亭办公室。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叠收据,这是红日亭记账“二人搭档”石秀琴、孙兰香的桌子。这些收据除了记录好心人捐款的数目,也记载了红日亭及其背后的爱心人士之间说不完的温情故事。

  关键词:民间慈善

  为贫困人群

  捐资捐物蔚然成风

  红日亭是温州民间慈善的地标。40年来,志愿者们风雨无阻地在这里施粥,供应茶水,每天用40多公斤大米,煮18锅粥,茶水每天供应一两吨,惠及约600人,大多是外来务工者、生活清贫者、孤寡老人、城市清洁工等。

  最初,为路人供应茶水、施粥只是红日亭等少数几个伏茶点老人们的零星善举。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温州已有大小300多个伏茶点,乐善好施的义务烧茶人更是不计其数。在温州,为贫困人群施茶舍粥捐资捐物蔚然成风。

  有人捐了5万,一再追问下只说姓夏

  石秀琴今年78岁,和今年65岁的孙兰香搭档,已志愿为红日亭记了8年账。

  前年12月,她们买了一百本收据,每本有20页,用到现在只剩下5本。按此推算,前年12月至今她们已收到1900笔捐赠。在这些收据本上,原本该给爱心人士的那张收据却常常“无人认领”,这是因为很多捐款人士不愿留名。孙兰香说:“有人听到要开收据,就伸手重重地按住收据本,怎么说都不让我们打开(收据本)”。

  2012年7月7日,是那年红日亭开始供应伏茶的头一天。当天上午,一名40多岁的女士来到红日亭,拿出五大捆“单佰头”,捐了5万元。孙兰香回忆,当时大家都很意外。因为这是红日亭烧伏茶施粥以来,个人一次性捐款数目最多的一笔。

  但是,这位爱心人士却怎么也不肯留姓名。想给她拍个照片,她把脸别过去。最后,在红日亭工作人员的坚持下,爱心人只模糊地说,那就写夏女士吧。

  “爱心先生50元、学生50元……”仔细翻看孙兰香的收据本,类似“夏女士”这样的称呼数不胜数,肯留个姓氏的,都已经算“慷慨”的了。

  人在德国托朋友捐款,每次都打来越洋电话确认

  石秀琴说,她刚开始记账时,捐款的人并不多。有时捐款的人少了,红日亭的老人就自掏腰包,还跟石秀琴打趣:“账目上都是白卵(零蛋),太惨兮兮了,我捐一点吧。”

  随着红日亭知名度提升和爱心人士增多,红日亭收到的捐款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来自长期捐款的“熟人”。孙兰香说,有一次,一名德国华侨托朋友给红日亭捐了一些钱和米。过了几天,孙兰香的电话响了,号码非常奇怪。“我一开始还不敢接,以为是诈骗电话。接起来聊才知道,他就是那个捐献的人,专门从德国打来是问我们钱物有没有收到。”

  之后每一次捐款,他都会打电话确认。每年中秋节回温,他也会直接到红日亭捐款。不过,和“夏女士”一样,这位爱心人也不愿意留名字。

  今年80多岁的黄老伯,和朋友一起给红日亭捐米,已经坚持了五六年。五六年间,老人几吨几吨地捐米,老人的儿子、女儿也十分支持。一位年轻妈妈在每年儿子的生日那天,都会带上500元,以儿子的名义捐给红日亭。孙兰香回忆,这位妈妈的孩子大约上小学一二年级,她还告诉红日亭老人,希望儿子将来长大后能把这事坚持下去,和她一起做善事。

  在孙兰香和石秀琴的记忆里,这些“熟人”的故事不胜枚举。熟人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模样都记得清,但是名字却都不知道。而不认识的“熟人”的支持,也成了红日亭志愿者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

  把钱给你们,还怕丢了不成?

  无名氏的背后,一是爱心人士做善事不图留名字,二是对红日亭老人的信任。孙兰香说,常来捐款的“熟人”更不爱收收据,只是开玩笑说:把钱给你们,还怕丢了不成?

  孙兰香说,如果财物有节余,他们还会做公益。今年春节,红日亭的志愿者们就把米、油和年糕送给附近的贫困户。红日亭的每一个老人,自己绝对不会用一分善款。

  如今,当人们再提起红日亭,这个名词背后不再只有一群老人起早贪黑日复一日的付出,还应该有市民奉献的一笔笔善款。捐款的人大多只有模糊的称谓,在人群中甚至难以再寻,却也可以十分清晰,可以是你,也可能是我。在红日亭,温州温情的一面每天上演,温州人乐善好施精神每天传承。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