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调研农业农村工作 共商“三农”发展大计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王丹容 2015-03-06 06:32:08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早春时节,瓯越大地新绿萌动,田间地头孕育生机。

  昨前两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一新来到苍南、平阳,深入田间地头、农庄农户和龙头企业,察农情、问农事、听民意,专题调研农业农村工作,同基层干部群众共商新常态下“三农”工作发展大计。

  冒着春雨、踩着泥泞,陈一新和市领导仇杨均、任玉明、黄寿龙,来到苍南马站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水旱轮作示范基地,检查春耕备耕情况。

  “春耕备耕,在做些什么准备?”“今年种粮有什么新的难题?”站在田间,陈一新向农户、农业部门负责人细细询问。他叮嘱,要高度重视春耕生产,抓好春耕备耕,严格落实早稻生产面积,确保不抛荒,确保粮食产量任务落实。要坚守粮食安全这条底线,坚持生产与流通“两手抓、两到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

  在平阳萧江镇高黎村番茄基地,陈一新沿着田埂走进大棚,俯身察看番茄生长情况,细问农户收入情况。负责大棚管理的农户告诉书记,打理一亩大棚番茄,公司付给他每月800元的工资,他一家两口在这管理9亩地,一年就有8万多元。

  “比我搞软件公司还赚钱。”平阳县勤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原本在杭州从事软件业的温商黄可可介绍,通过土地规模流转,他承包了村里450多亩土地,去年每亩番茄净利润达1万多元。

  “农业也可以是高效生态产业,关键就是看怎么发展农业。”陈一新对勤丰公司发展规模农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农户致富的做法予以肯定。他说,在新常态下,“三农”工作要回归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提高效益的发展轨道上来。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农业、农村、农民可以大有作为。

  从苍南到平阳,现代农庄方兴未艾。

  利用荒芜10年的山坡地,苍南浙闽台民族花海正建设“花的海洋”。在苍南灵溪,温商陈忠何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天福农业生态园。在平阳南雁,温商卢孔欧投资兴办“开心农场”。回乡“务农”,已成为不少在外温商回归温州的时尚选择。

  一路实地考察,一路对话温商,陈一新交代当地干部,要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温商回归的重要方向,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特别是要把农业发展与休闲观光、体验娱乐、养生保健等结合起来,加快提升发展一批现代时尚农庄,推进农业时尚化。

  行走在农村,一片片生机勃勃的农田,托起农民的致富梦;一幢幢正改建的浙南民居,成为农村亮丽风景。

  以“拆改结合”的方式,苍南灵溪镇桃湖村正建设美丽民居。在平阳腾蛟镇腾带村,苏步青故居、棋王碑林、文化礼堂,构建了农村文化风景。

  “村里变干净了、变美了,我们住着舒心。”南雁镇笠湖村75岁村民卢立际笑着说。笠湖村投入1000万元对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去年获评温州美丽乡村精品村。

  “一路行来,亮点纷呈,让我们看到了‘三农’的希望,增添了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陈一新要求两地干部把点上经验推广到面上,把“盆景”变成“风景”,从而提高“三农”工作水平,推动农村经济高效协调发展。

  “我们要看到,农业不再是低效产业的代名词、农村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农民不再是低端劳动力的代名词。”在与基层干部座谈时,陈一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常态下加强“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三农”工作作为温州转型发展、赶超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陈一新强调,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生态化、产业化、科技化、信息化和时尚化,努力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新路子。要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创新,深化“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完善乡镇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网络经济,抓好农村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以治水为重点推进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深化“红色细胞工程”,扎实推进村民中心建设,认真实施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制度,切实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