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情报长啥样?《在场》带你揭秘档案馆
核心提示:3月12日上午,温州网《在场》栏目,带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网络名人走进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温州市档案馆,体验档案的秘密与作用。
温州网3月12日讯(记者 张湉) “我家有厚厚的一本两报一刊社论,快50年了,能捐赠吗?”温州市民网络观察团成员尹志松热切地问道。
这是发生在今天早上,温州市档案馆里的一幕。
3月12日上午,温州网《在场》栏目,带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网络名人走进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温州市档案馆,体验档案的秘密与作用。
下面,小编用几张照片带你一起揭秘档案馆。
首站来到位于档案馆一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珍贵的史料,岁月的旧照,记录着温州的发展之路。报名同来体验的小朋友,对这些充满好奇,一边提问,一边拿着相机一个劲儿地拍。
角落里一台老式相机十分惹眼,镜头里播放着的都是老温州的身影。
“友谊之窗”里,陈列着许多友好城市、国家赠送给温州的礼物,航模、瓷器、刺绣等一一见证了城市之间的情谊。
当年的“情报信”,上面的字比蚂蚁还小。
来到二楼查阅大厅,正巧碰到老同志陈永华在翻看资料。陈老称自己最近在编纂《瓯海区志》,但对手上拿到的材料不放心,于是特地跑过来再确认一下。一早上下来,收获不小。
“比较难查,但一旦查到,就很珍贵,很有意义。”
目前,温州市档案目录共享平台内共计条目220多万条,其中全市五类民生档案(婚姻、土地、知青、学籍、公证)170多万条。
人大代表郑奇芳也趁着这个机会查了一下自己的婚姻档案。传统的“纸质档案”整个流程下来需要7、8分钟,而现在,一分钟不到就能查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以前帮老百姓办事时,经常会因为缺少些证据而处理起来比较棘手,但以后可以经常来这找答案了。”
全宗室,相当于档案馆的“中枢神经系统”。这里馆藏着全市300多个市级单位的历史档案,可追溯到四五十年代。在这儿,能快速查到每个部门的变迁史。
而在“数字化加工基地”这一头,“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将档案录入或扫进电脑。这项工作看起来枯燥、繁琐,却是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大前提。据说为了确保档案的安全,电子产品和茶水饮料一律谢绝入内。
三楼中心机房,主要进行视频剪辑和记录工作,比如每天的重大新闻等。多媒体互动,也是档案馆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档案库区是馆内“重地”,几乎不对外开放,但今天给了我们“特权”。想要进去,我们也必须得先“全副武装”,避免外界的细菌来搞破坏。
在这占地2100平方米的库房里,存放建国前的历史档案和建国后党政机关等各个方面的档案。为了“呵护”好这些档案,库房里配备恒温恒湿系统,温度要保持在14-24摄氏度,湿度得保持在45-65度之间。
一些脆弱、破损的档案是如何“延寿”的?在裱糊室,我们找到了答案。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大家体验了一把修复档案的过程。
把泛黄的档案扣放在平滑的台面上,用喷水壶均匀喷水潮润、展平档案。接着用排笔在档案背面刷上稀浆糊,并取出一张材质、颜色相近的宣纸,把档案上的破洞修补上后,再覆上一张薄薄的纸,用棕刷细细刷匀、赶出气泡。最后,将修裱完毕的档案上墙“晾干”。等干了再下墙、切边、装订。
这次来体验的人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走进档案馆。体验下来,大家感觉十分受益,特别“涨知识”。也有代表、委员建议,档案建设要从娃娃抓起。“今天做的一切, 都是在为明天负责。”
档案在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让档案变得更“接地气”,更为民所用?
温州市档案局副局长王高荣表示,早年档案馆馆藏的基本都是些红头文件,但近年来一直在投入人力物力,加大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的资源建设力度,吸引更多人走近档案馆。其次,局里也一直强调跟上服务手段,让老百姓查得更加方便、快捷、有效。今后甚至可能不用上门,而是通过手机上网,就能查阅到公开信息。
王高荣也强调,若想确保资源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光靠档案局一家单位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部门及个人都要主动培养建档的意识,对档案重视起来。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