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个章才获一个印章 陈金彪关注“前置审批改革”

温州网讯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长陈金彪近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聚焦“前置审批改革”,并认为审批制度改革中,前置审批环节依然过多,“先盖81个章才能获一个印章,实在太难。”
这一呼声引发全国各地企业家们的广泛共鸣。有企业家反映,为了一个项目核准,企业要跑多个部门、办多项审批。因前置审批项目繁多、中介服务不规范、审批效率过低等原因,企业有时要“等到花儿都谢了”,也办不下一个许可证。
“先盖81个章才能获一个印章”现象为何出现?如何改变?记者昨天走访了温州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温州已经对精减前置审批环节做了一些探索,但是还需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予以调整。
81个章才能获一个章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一句“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表明中央政府简政放权、依法用权的决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地方政府领导,陈金彪对这句话的体会尤其深刻。
“现在,即使经过改革,一个工程最多还需81个前置审批环节。即使一切顺利,这场长途跋涉也得需要半年甚至一年,实在太慢了。”温州市市长陈金彪说,地方发展中“审批”难题依然存在。截至2014年底,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已超过700项,一些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取消甚至超过六成。但他发现“攻坚任务仍然繁重,特别是对前置审批的改革目前涉及不深,审批中介市场不成熟,服务不规范,管理缺位等问题仍然突出”。
陈金彪剖析问题指出,一是前置审批环节过多,一项“大审批”套着很多个“小审批”;二是前置审批权的设定不规范,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事项的前置审批没有明确规定,这可能会造成部门自行扩权,最后导致该管的不该管的都要管;三是审批中介机构管理有待加强,一些涉批中介机构与审批主管部门利益捆绑在一起,造成垄断或半垄断经营。
企业甚至需跑两三年
记者近日就陈金彪市长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前置审批难题”一事走访了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
审批业务处处长章进育介绍说:“现核准只需办理一道手续,但在核准之前,要办理的前置条件还非常多。而这种现象并非只发生在温州。”现实中,企业投资发展一个项目通常需要至少几十项的前置审批条件,这难免会导致核准效率低下,极端情况下,企业甚至需要两三年才能走完全部的前置审批流程。
那为何前置审批项目会如此繁多?章进育分析说,因为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事项的前置审批设定并没有明确,因此很多前置条件是由部委的红头文件设定的,一些部门因此进行“自行扩权”。另外许多前置审批事项都伴随着中介服务,中介服务机构与审批主管部门利益捆绑在一起,某些机构或者心术不正的人员自然不肯放弃这个可以从中“捞好处”的机会。
可精简的空间较大
那么多道环环相扣的审批“门槛”是否每一项都有存在的必要?章进育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他举例说明,如果市区要建一个绿地公园,前置审批环节中竟然有一项是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这明明是对环境友好的项目,还要出具报告看它会造成多大的环境污染,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因为前置条件繁杂,类似于这种不合理的前置审批环节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前置条件主要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支撑性文件”,是法律、法规并未规定的前置审批事项,一般为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的,例如电网接入意见、原材料运输协议等;另一类可称作“评估性文件”,是核准机关依法要求企业提供的前置手续或者审查性文件,例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等。
“其实,这当中很多前置审批环节对于企业发展来说都是意义不大的,这就好比你和对象去领一个结婚证,竟要你出具未来孩子在哪家医院出生的医院同意证明、孩子在哪所学校读书的学校同意证明一样,不仅会造成审批环节繁杂,也会造成效率低下,影响企业发展。”章进育感慨道,其实可供精简的前置审批环节有很多。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的工作方案》中,就将原先30多项前置审批压缩到两项半。“整整减了27.5项审批环节,可见精简审批的‘弹性’有多大。”
温州做了不少“努力”
近年来,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温州也在大力减少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的同时,已开展前置审批事项清理和涉批中介机构规范化服务等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例如我市推出房产证、契证、土地证“三证联办”的便利化办证模式,办证时限从之前的15个工作日压缩到了立等可取或3个工作日。
特别是我市去年出台的是“负面清单”制度,以审批效率最大化为原则。首批参加试点的温州欧斯特阀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卓曙光,对于“负面清单”所带来的审批高效和便利就深有感受。他说,十多年前在青田的企业启动,至少花了五年时间,才搞定所有的审批项目。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情况都会出现,整个流程走得磕磕绊绊。而在去年卓曙光回温创业,8月份参加试点后,只花了几个月时间便通过了联合评审等流程,并在当年12月,就已经开始进场施工,建设研发楼、生产车间、工人宿舍等。
不过,审批业务处处长章进育表示,不管是温州房地产的“三证联办”,还是“负面清单”的改革试点工作,现在都还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探索和试点,要深化前置审批的改革,还需要国家在立法方面予以调整和保证。
正如陈金彪市长在全国两会当中所提出的建议:审批的前置条件设立要立法予以明确;要开展审批前置条件的清理规范工作;对确实不能取消的前置审批,可采取放权或合并,切实减少审批层级。积极推进中介机构改革。要彻底打破中介地域垄断,引入适度竞争机制。以此,切实确立企业投资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收紧政府的“手”,放开市场的“脚”。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