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盘点你不知道的上海十宗“最”
核心提示:如果你没来过上海,只要看过赵薇版《情深深雨濛濛》等电视剧,你也一定记得这座外白渡桥。
在上海,人们一谈到提篮桥,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监狱,劳改犯。那么除了这些,提篮桥还有哪些我们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提篮桥真的是“桥”?
提篮桥现在位于虹口区东南部。大致范围:东靠杨树浦路、惠民路,南滨黄浦江,西近东大名路,东北临霍山路,西北通向海门路一带。
以清嘉庆年间建于今东长治路东、海门路西的下海浦上的提篮桥(今废)得名。桥的得名说法众多,其中一说常有香客提着盛放香烛的篮子,过桥去下海庙拜佛,因名;一说桥为瞿蓝两姓所建,名瞿蓝桥,音变为提篮桥。
最上海的庙——下海庙
上海,还有个下海?在虹口区提篮桥地区的昆明路73号,有一座叫下海庙的小庙。
据史料记载,下海庙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那时候,从现在的东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带全是渔村。渔民出海打渔,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有这座小庙应运而生。造神总是出于某种需要。据说后来,这一带的地名也与此有关了,比如提篮桥就是渔民手提装着香烛的篮子,过桥去下海庙烧香而得名。
早年间,苏州河(当时还叫吴淞江)两岸有十八个浦。浦者,小河也。南岸有个浦,叫上海浦,后来建镇,叫上海。北岸有个浦,叫下海浦,后来几经变故,成了现在的海门路。下海浦没有了,只有下海庙仍在,记着它的往事。所以最上海的庙应该是下海庙,从某种程度上讲下海庙也是上海的发源地之一。
现在的下海庙气象非凡,香火旺盛,不但是佛教的一个活动场所,更是虹口区的一个知名旅游景点。
最早的上海土木工程学院——雷士德工学院
位于东长治路505号的海员医院,旧为雷士德工学院。20世纪30年代,许多有志于攻读土木工程的学生都非常向往投考雷士德工学院。学校课程注重实用,学生毕业后受到中外建筑业的青睐,学校还有一笔雷士德工教育基金,保送优秀学生去英国留学,所以这所圆顶校舍也就非常令人向往了。
雷士德工学院和附属中学在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海军接管。1950年再改组为国立上海航务学院,1953年航务学院迁往大连后,又改为上海海员职工疗养院。1955年改为上海海员医院至今。
最大的上海犹太社团活动地——摩西会堂
华德路62号(现长阳路62号),1907年建造之时是一幢私宅。1927年,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将原来在其他地方租屋建造的摩西会堂迁入。该建筑为一所供俄罗斯犹太人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以俄罗斯犹太人为主建立的上海犹太宗教公会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长期设在摩西会堂内(1941年迁至拉都路会堂),为当时的犹太难民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另外一个重要的组织犹太复国青年组织“贝塔”总部亦曾设在此处。今天,命名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摩西会堂已成为整个上海关于犹太难民历史和实物资料最为齐全的地方,成为犹太人到上海的必访之处。
提篮桥地区原来是二战时犹太难民的避难地,大西洋咖啡馆是犹太人在上海经营的咖啡店,当时因为物资紧缺,这个咖啡店也在犹太人群里小有名气。前几年在动迁拆房子的时候发现了咖啡馆的旧招牌,原来是后来犹太人走后,把咖啡店换做其他商店经营时,店家直接把招牌覆盖在了原有的招牌上。现在这块店招牌给拆了下来,放在了犹太难民纪念馆里,一杯咖啡时隔70年后再次飘香虹口提篮桥,这家位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内的大西洋咖啡馆“老店新开”,又唤起了人们对上海一段“二战往事”的回忆。
最著名的上海老饭店——浦江饭店
浦江饭店的前身是礼查饭店,建于1846年,距今已有166年历史了。礼查饭店位于黄浦路15号,是全国的第一家“外资”饭店。礼查饭店具有浓郁的维多利亚时期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外立面设计采用文艺复兴建筑三段式处理手法,是当时远东最著名的西商饭店之一。
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英国哲学家罗素、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喜剧大师卓别林都曾在此住过。此外,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也曾在这里发生:1882年7月26日,英商在虹口成立了上海电光公司,准备了15只电灯进行试燃,礼查饭店被分配到了7盏,成为上海首次亮灯地之一;1908年6月9日,首部半有声露天电影登陆上海,也是在礼查饭店花园内首映;1897年11月5日,为庆祝慈禧太后60大寿,饭店花园内举行了隆重的舞会,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交谊舞会;1990年12月19日,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也是在饭店开业。
最早的上海外资企业——耶松船厂
位于东大名路378号,原是渔民打渔场。19世纪60年代由英国商人在此地修筑船厂,设备一应俱全。1884年,其制造的“源和”轮被称为远东建造的最大商船。大楼主体于1908年竣工,系缅甸式5层建筑,塔式造型非常独特。现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所在。
最靠近市中心的监狱——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长阳路(原名华德路)147号,是一座著名监狱,因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号称“远东第一监狱”。同时也是最靠近市中心的监狱。
1943年,提篮桥监狱在交还租界以前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华德路监狱,长期由英国管理,俗称“外国监狱”、“西牢”。1903年5月18日,第一幢监楼竣工启用。后陆续增建,至1935年形成占地60亩、楼房10余幢的规模,四周有5米高的围墙。
提篮桥监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关押过许多著名人物,比如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1945年-1948年间,这里是关押、审判和处决日本战犯的场所,曾有上百名日本战犯关押于此,至少有13名日本战犯处决于狱内。提篮桥监狱将其中一幢楼房改建成上海监狱博物馆,反映了上海监狱乃至中国监狱的风云沧桑,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浓厚兴趣,参观者络绎不绝。
随着到2020年上海人口将猛增至3000万,而这个位于闹市区的监狱又占据了宝贵的土地,所以提篮桥监狱被视为“发展障碍”。在迎来首名囚犯的110年后,这座监狱可能将被关闭。
最欧洲小维也纳——舟山路
舟山路不长,1907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北边一端是马路菜市,小摊横满路面,污水趟过脚边,女人出来买菜,必须小心翼翼的穿行,小心翼翼地让鞋跟,巧妙地落在菜梆子和鸡屎之间;而在另一端,与霍山路,长阳路交汇的这一段,被称作“小维也纳”。
“小维也纳”的说法,缘于这些镌刻着岁月痕迹的建筑,成片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群、一长排三层楼红砖犹太建筑等等。舟山路是当时最主要的犹太难民生活和休闲的场所,也是提篮桥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在鼎盛的时期,走在这条街道上,几乎令人错以为身在欧洲。不愿意接受救济的犹太人,开始在这座城市里,寻找自己的谋生之道,在舟山路一带做起了小生意,比如咖啡馆、冰淇淋冷饮店、做香肠、做蜡烛。因为便宜,又是洋货,很快受到了上海人的欢迎。
二战结束后,很多犹太人选择了离开,毕竟这里不是他们的故土。但是,他们中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留下,他们不仅能说一口正宗上海话,有些还同中国人结婚生子——舟山路上的尖尖屋顶,不但有美丽外表,更昭示出盎然的生命力。
最有名的桥——外白渡桥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个好宝宝。”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总会留存着对这首童谣的清晰记忆。而在大多数“上海小囡”的心目中,“外婆桥”在现实中的具象便是横跨于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坐落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相接的河口上。上海开埠之初,苏州河两岸连一座桥梁都没有,人货都得靠摆渡船运送。1856年,一个名叫韦尔斯的英国人在外摆渡上建造了一座木桥,并以自己的名字将之命名为“韦尔斯桥”。韦尔斯声称,25年内凡过桥的华人都得付两文铜钱,车轿加倍。这一霸王条款受到了上海人的抵抗。1873年8月,工部局迫于上海市民压力,在外摆渡桥以西约数十米处建造了一座可免费通行的木桥。上海人喜气洋洋地把这座新木桥称之为“外白渡桥”,这个“白”字的意思就是不必付过桥费。
如果你没来过上海,只要看过赵薇版《情深深雨濛濛》、黄晓明版《新上海滩》等电视剧,你也一定记得这座铁桥。它是旧上海滩的时尚地标。如今成了很多以上海滩为背景的电影电视首选的取景地点,也是当今明星、时尚品牌拍摄时尚大片取景的热门地点。在上海,没有哪座桥像外白渡桥这样具有浪漫与传奇色彩。
最有名的大厦——上海大厦
位于上海虹口区北苏州路20号的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因坐落在百老汇路(今大名路)南端而得名。1934年竣工。上海大厦在诞生之初就不是黄浦江最高的楼,却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独占“浦江最佳观览”的盛誉。
百老汇大厦历史上主要接待外国洋行老板、高级职员、新闻巨头。1948年11月成立的美国驻华联合军事顾问团上海办事处驻百老汇大厦。旧时百老汇对服务生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咖啡先上清咖,后上白糖、牛奶,程序极其严格。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大厦接待了许多国家的元首、政要。1954年10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华,在上海大厦俯瞰上海市容。1973年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访华,周恩来总理陪同访问上海,他是西欧大国第一位来华访问的国家元首。离沪前,双方签订的《联合公报》发表,周恩来与蓬皮杜在上海大厦共祝中法两国关系的发展。
最有潜力的时尚中心——北外滩
北外滩位于虹口区南部滨江区域,西至河南北路与闸北相邻,东到大连路与杨浦区相接,南界东大名路与黄浦相交,北临周家嘴路海宁路,规划用地面积3.66平方公里,沿黄浦江及苏州河岸线长达3.53公里。这宗“最”也许有待时间来验证,但不可否认,它已经成为浦江边一道别样的风景。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