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河道管理 温州“科技治水”大有可为

来源:温州网–温州商报作者:2015-04-08 10:11:05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当前,温州“五水共治”已进入精细化阶段,科技不可缺席。去年以来,温州各个科研机构和环保科技企业抓创新、推项目,交出不少亮眼的“成绩单”,这些新技术或助力温州科技治水。

  在市区多条河道,已经有不少高科技应用其中,一年多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双井头河周边主要为旧城居民区,沿岸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治理前属于温州典型的黑臭河道,屡遭周围居民的投诉。2013年6月,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着手治理,如今水质明显改善,河里还有宛若“喷泉”、“湿地”景观。该河道于2014年7月通过验收,目前处于维养阶段。

  “河边的截污纳管还未完成,雨污混排对维养来说是个很大的困难。”公司负责人胡如意表示,目前该河道采用的办法是:生态悬浮床,即种植可吸附污染物质的植物,机械曝气,就是市民看到的“喷泉”,以及利用各类微生物的组合等进行综合治理。

  去年,温州市政府与温州医科大学合作筹建浙南水科学研究院,利用本地院校平台开展科研工作,交出不少优秀项目。比如,有项目可以追踪污染历史,预测珊溪水库沉积物未来的污染趋势;有项目针对城市河流断面小的特点,开发易于组合、变化多样的新型仿生材料护坡;还有实施技术集成示范工程,为河道整治提供新思路参考等。

  日前,副市长任玉明考察了市区河道科技治水情况,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市治水办多个成员单位就对该研究院的这些项目十分感兴趣,并表示愿意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科研最重要的就是应用于实践,对独一无二的、有技术含量的项目,我们希望进一步沟通,真正助力我市‘五水共治’。”市治水办主任王振勇说。

  在浙南水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明华看来,“信息管理”对治水至关重要。“信息化后能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从而提升水环境管理质量。”她所说的“温瑞塘河GIS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项目目前已成体系,它全面收集、整合温瑞塘河流域720平方公里范围内近20年来的气象水文资料、水质监测结果、水利及排污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等资料,不仅能提供基础地图、河流管理,还能对温瑞塘河进行污染源管理、排污设施管理、环境检测等。

  此外,在科技治水领域,农村污水处理、河底淤泥处理、截污纳管等是历来关注的焦点。记者从市治水办了解到,目前永嘉县已采用了先进的淤泥干化技术,但是成本较高,每平方需要100多元。下阶段我市各地将开展河泥清淤,成本控制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对此,胡如意建议,根据对底泥的分类,大部分淤泥可以用来作为肥料和建筑材料,只有20%的淤泥属于重污染。“如果决心进行填埋处理,政府要开辟一个500亩以上的场地,这样可以容纳我市所有泥浆及底泥。”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