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P2P平台“非法集资陷阱”
温州网讯 P2P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原来存在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迎刃而解。
但是,互联网的“缺陷”也在P2P平台里被放大。一些虚假或被夸大的信息,在互联网上,更容易孳生。
于是,就有那么一些P2P平台,“放弃”了资金中介这个角色,摇身一变,成为“资金池”——从为资金“牵线搭桥”变成了“非法集资”。
业内人士认为,P2P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从业人员千万不要把它玩坏了。
温州一P2P涉嫌非法集资,老板投案自首
上周,温州市区汇嘉商务大厦的温州顺顺贷民间融资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突然关门,员工被主管以“系统升级”为由打发回家,随即传出老板林某向警方投案自首的消息。
此后,该公司的员工从公安机关获悉,老板自首原因是他将客人投资的钱用于公司日常营运,事发时因无力归还这笔款项而投案自首,目前涉嫌非法集资被刑拘。其非法集资的金额在300万元左右,“受害者”数十人。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我市德赛财富、弘昌创投、融益财富、如通金融、万通财富、富城贷、致雅财富等多家P2P平台先后出现负责人跑路、提现困难等异常现象。不过上述这些平台里,出事的理由各异,其中有部分P2P平台“涉嫌非法集资”。
从全国范围来说,P2P平台“涉嫌非法集资”已经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4月28日举行的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上传出的数据显示,2014年P2P网络借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发案数、涉案金额、参与集资人数分别是2013年全年的11倍、16倍、39倍。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对约70个P2P平台立案侦查,涉案金额约60亿元。这不仅仅损害投资者个人利益,也不利于行业秩序,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11部委联手整治非法集资,警示三类P2P
据相关媒体报道,4月28日,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人民银行、住建部、证监会等11部委在京召开发布会。处非办主任杨玉柱在会上表示,去年以来,非法集资形势更加严峻,案件高位攀升,大案要案高发频发。
其中,P2P也是非法集资的一个重灾区。相关负责人称:“投资理财、P2P网络借贷、农民专业合作社、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等成为近年来的重灾区。一些民办教育机构涉嫌非法集资风险显现,行业特点突出。”
央行条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P2P领域主要有三种情形可能导致非法集资。
一是一些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贷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并由平台实际控制和支配。
二是网络借贷平台没有尽到借款人身份真实性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借款人名义大量发布虚假的借款信息。
三是网络借贷平台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的,甚至发假标自融,并采用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满足自身资金需求,有的经营者甚至卷款潜逃。
从央行条法司相关负责人警示的三类涉嫌非法集资的P2P类型来对照,近日出事的温州顺顺贷民间融资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属于第三类。
以“高收益”为噱头进行自融,是P2P的“顽疾”
P2P的本意乃是为投资人和借款人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平台本身不参与资金的运用,赚钱的是信息费或利差。但是实际上,大量的P2P平台,通过虚设借款标的方式,来吸引资金,然后把这些资金进行他用,违背了P2P的初衷。
“有些P2P平台的创办者出发点就不好,他们目的就在于圈钱。”去年年底上线的P2P平台“瓯金所”监事长颜贻潘说,P2P本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理财平台,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国内P2P行业门槛低,监管缺位,从而导致目前该行业的企业良莠不齐。
P2P成了圈钱的工具,手段则是给投资人很高的收益回报。这些平台“虚拟”了一些借款标,投资者的钱投进来之后,平台的创办者便拿这些用于其他投资甚至去偿还自己之前的一些债务。
当然,如果这些钱拿出去做投资,在规定的时间内,投资收益回报率高,足以支付投资者的回报,那么短时间内这个平台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万一投资的项目回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就难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平台出事的概率就很大。
记者从一些从业人士及观察人士那里了解到,P2P平台的投资项目多样,最近股市行情不错,一些P2P平台拿到资金之后,进行炒股的也不在少数。
“平台自融是P2P的一个顽疾。”一些对P2P有过深入研究的人士认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好,P2P出事就不会停止。
加强监管与创新发展,是行业的“良药”
P2P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它做到了一些传统金融做不了的事情,积极的一面不容忽视。但“良莠不齐”的现状也使得这个行业备受争议。
目前,“加强监管”是对做好这个行业的重要呼声。而这个呼声也得到了明确的“官方回应”。此前,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今年两会期间透露,《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会在上半年出台。有更早的消息称,该指导意见将按照“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框架。
而在颜贻潘看来,除了监管之外,行业的创新也是必行之道。颜贻潘认为,目前的P2P其实不是正常的“机体”:要么看上去一点问题也没有,要么就是彻底死去。其实作为一个正常的“机体”来讲,适当有点小毛病反而才是正常的。放在P2P身上,现在看起来,似乎有违约或有不良率的产生,然后由投资者自行承担这个投资风险,就等同于这个平台无法生存了。
颜贻潘认为,一个正常的P2P,在大量的借款标里,出现一定比例的“违约事件”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单个标的的违约,不应该决定平台的生死,投资者如果能在投资的时候,有这种“理性认识”,那么这个行业才能算是成熟的行业。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P2P进行创新,包括法务方面的健全等等,现在大多数平台欠缺的就是这些。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条件是这个平台它本身是一个规范化的平台,而不是自融的平台。
>>>相关链接:
投资者更信任收益率
低于12%的P2P平台
P2P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也不断冒出跑路倒闭等事件,网友对这种理财方式的态度究竟如何?近日,在中新网金融频道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发起的一项小调查显示,目前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消费者投资过理财产品,他们选择P2P产品时最关心是否有担保机构,而收益率不超过12%则被认为“靠谱”。
P2P平台最初以高收益吸引众多投资者目光,网民在选择P2P产品时,收益率和回报率是否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据中新网金融频道小调查数据显示,收益率高不高并非网民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否有担保机构”、“资金有无交由银行托管”以及“项目信息是否透明”均是网友考虑的主要因素,仅19.7%网民认为“收益率”较重要。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结果表示,是否有担保机构占到了61.1%,收益率问题占到51.7%,此外是资金有无交由银行托管(46.1%)、项目信息是否透明(40.6%),可见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是P2P平台是否有担保机构。
目前不少P2P平台的收益率在12%左右,部分高达20%,一度引发了收益率过高、风险性高的争议。网民心目中P2P产品收益率多少比较靠谱呢?调查显示,超过94%的网民认为,收益率在8%(含以内)靠谱,2.9%的网民认为收益率8%-10%靠谱,另有2.9%的网民认为10%-12%是合理的。据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结表示,38.2%的网民认为收益率在8%-10%是合理的,8%(含以内)的收益率受到了21%的网民的认可,仅有1.2%的网民认为超过20%的高收益率也靠谱。可见,在中国的投资者眼中,P2P的收益率在8%至12%是比较可靠和保险的,这一收益率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高出不少。中新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