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事记

温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事记

温州网–温州日报 2015-06-17 16:08:04

  2010年10月我市重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名城申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专门的申报机构,由市规划局和文广新局共同承担具体工作。

  2010年12月先后颁发《温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温州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施意见》,以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文物古迹保护、东瓯历史文化挖掘、江心屿历史文化展示、永昌堡抗倭遗址修复、泽雅传统造纸技术示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专题博物馆兴建、“四大文化品牌”打造、历史文化研究宣传等十大工程为载体,展示温州历史文化特色,全力开展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

  2011年6月19日《温州通史》编纂研讨会暨签约仪式举行,《温州通史》编纂是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项基础工作。

  2011年11月20日新编历史剧《东瓯王》在温州大剧院首演,这是温州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活材料”,其200万的投资也创下了温州戏剧制作之最。

  2011年11月《温州朔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温州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出炉,规划在街道格局保护方面做出强制性规定,要求保持街区街道的传统肌理,保持历史街区的宜人尺度和空间层次,并使之贯通、连接。

  2012年2月27日温州市名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主要负责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内文保项目及其他历史人文景观的修缮、保护、建设、开发和利用等有关工作。

  2012年6月9日夏鼐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夏鼐先生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考古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该故居是夏鼐先生从小生活和结婚的地方。

  2012年6月9日南戏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宋元时期兴起于温州的南戏,是中国戏曲之祖。本馆通过八个展厅,对南戏的发展历史进行系统展示,它有助于南戏学者的研究,也能使市民接受艺术熏陶,增加文化的自豪感。

  2012年12月27日经过两年多的筹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对外开放。8300平方米的非遗馆有着160多个非遗项目、1000多件展品,包括10余个分展厅,还有古戏台、“百工一条街”、互动区等,是全省规模最大的非遗专题馆。

  2013年2月16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颁发,同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为温州非遗的保护、保存和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法规保障,为全面推进温州市非遗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13年4月17日东瓯王庙修建完工,并作为“东瓯国历史陈列馆”对外开放,同时,位于鹿城区双屿街道瓯浦垟村西山北麓的东瓯王墓,也已经对外开放。东瓯王传递出具有温州地域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东瓯精神”,对瓯越后人是一种重大的精神指引和启示。

  2013年7月3日省级文保单位让·平祖居正式修缮后开放。该祖居是让·平的曾祖父程增莲生前所建,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整栋建筑坐西朝东,是由门台、厢房、正屋组成的二进合院式建筑。

  2013年10月温州市区鼓楼街谯楼旁段新发现的七米完整古城墙。经证实,该古城墙是距今1000余年的五代时期“古谯门”和“古城墙”遗址,以及元末明初城墙重建遗迹。

  2013年12月位于市区信河街飞鹏巷98号的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开馆。百里坊马氏家族,是温州文化家族世代传承的典型。

  2014年5月温州首批83处历史建筑挂牌,这83处建筑物位于市区五马、墨池、朔门、庆年坊等历史街区中。其中包括老民居、产业建筑、金融建筑及一些医院、教堂、封火墙等。

  2014年9月郑振铎纪念馆开始施工,近期将对外开放。郑振铎纪念馆将通过各类展示,展现郑振铎在文学、艺术、文物收藏等方面的成就。

  2015年5月市区华盖山南侧发现一段宋代古城墙遗址。这是我市首次在山上发现府城遗址,对于温州城建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2015年6月上旬温州谯楼及子城城墙遗址启动维护。

  2015年5月《温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通过评审,该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涉及历史文化街区标识近646处。

  2015年6月《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的中间成果上报省政府。

  2015年6月温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三大保护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并专门提出鼓励各种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认养、资助、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历史建筑等的保护工作。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李思思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