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模式获专家肯定
温州网讯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择一个午后到温州的小街小巷里走一走,你会看到一个全然不同的温州。与高楼大厦的现代气息不同,这里的生活宁静而安详,老宅院里的“老温州们”日复一日地迎接着日落月升、花开花谢,与房子一同慢慢变老,一同等待着光阴的雕刻。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历史文化街区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明珠”,作为“文化空间的载体”,每一个街区都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着民俗、生活习惯、民间技艺等重要历史信息。
在温州启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工作时,根据温州古城格局,规划了东以环城东路、飞霞北路为界,南至花柳塘河、小南门河,西至九山路,北至江心屿的范围,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90公顷。这其中分布着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分别为五马街—墨池坊历史文化街区、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朔门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江心屿历史文化地段。
其中,五马街—墨池坊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东南部位,是古城区规模最大、风貌最完整的历史街区,范围包括五马街街区、解放街和墨池坊街区三部分;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古城格局中“中衙”和“西居”的主要街区,范围东至北延的府前街,南至飞鹏巷、广场路,北到三官殿巷,总面积19.69公顷;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是古城格局中“西居”的主要街区,范围东界信河街,北至珠冠巷、丰和巷,南到里瑞巷、放生池,西至九山河,居住、商业氛围浓,至今较好地保留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传统,是温州人庆祝一年四季八节活动的中心场所;朔门街历史文化街区则是古城格局中“北埠”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围西至解放北路,北至望江路及临江码头,南到永宁巷以南,东至水门巷,现街区功能以商住为主。
当现代化的推土机在城市里左突右进时,对于这一片印刻着老温州痕迹的区域,温州选择了有机更新、保留原住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即不同于外地整体迁出原住民,将老街区改造成景区、商业街的做法,而是让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百姓继续在此生活,并对老建筑进行修复、整改,使之更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毕竟保护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6月初,我市对嘉会里巷12号启动了整治保护工作。“这是一座近代建筑,前面是一个庭院,后面是一座两层楼房。”市文保所副所长黄培量告诉记者,院子里搭建了雨棚、卫生间等,二楼的走廊被封闭成使用空间,而外围的墙面也有部分被打通用作店面,“整治维修工作首先就是恢复原先的格局。”包括对围墙的恢复、二楼走廊的封闭板以及后搭雨棚、卫生间拆除等,预计维修工作将持续2个月,“在整治工作中我们也考虑了老百姓的生活所需,所以虽然庭院的卫生间被拆除,但是北侧原来就有卫生间,因此不会影响生活。”
整治保护老街区,嘉会里巷12号显然不是个案。如今我们在老城区里穿梭时,轻易地便能捕捉到那些过往生活的影子——前店后屋或下店上屋,让做买卖和过日子相得益彰。只要是临街的房子,即便只有二三个平方米,善于经商的温州人就能搞出个营生来养活全家,生意做大了,爱动脑子、有魄力的还把后屋辟出一部分做起加工、生产来,便有了日后兴起的家庭作坊。而如果没有占据地利,房子偏于巷子中,也没有关系,打开一扇窗卖包子等早点,支起一个棚卖糖果杂货,也是一门生意,还为街坊邻里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保留原住民,让“老温州”继续生活于此,这样的模式也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柳肃就曾这样评价:“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国际性通则,就是强调历史的原真性,生活的延续性。其中,生活的延续性温州做得很好。”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