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老建筑中西合璧 现存300余处规模全省罕见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王舒 2015-06-17 17:17:43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漫步在老城区,低调隐藏于弄堂小巷中的各座中西合璧风格的老建筑总会吸引着你的目光。从外观上来看,他们既有中国传统的庭院格局,又有西式的门窗,罗马柱,一中一西,竟在这些老建筑身上结合得如此和谐美好。

  据我市文保部门统计,目前温州城区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名单的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有100余处。此外,未被列入上述名单,但普查登记在册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有200余处。

  “温州的中西合璧建筑大多建于晚清至民国时期,数量之多在全省也是罕见。”在温州市文保所副所长、古建筑专家黄培量看来,省内宁波、绍兴等地历史街区内也有很多古建筑,但都是以清代的为主。而温州历史街区内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以民国时期的比例多一些,年代上和风格上的差异,让这些建筑成为温州的“瑰宝”之一。

  据黄培量介绍,自1876年温州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温州建筑就深受上海十里洋场影响,间接地接受了西方建筑文化的辐射。“最初采用中西合璧风格来造楼的为洋行、钱庄等商业建筑,如宝大商行、康乐坊的亚细亚煤油公司、四营堂巷的益康钱庄等。”

  短短的晏公殿巷,保留着中国银行温州支行旧址、宝大商行等近代商业建筑。“中国银行温州支行旧址、宝大商行虽然都是西式风格的房子,但他们属于两种近代建筑风格。”黄培量告诉记者,中国银行温州支行旧址的外立面,装饰图形是简洁明快的几何线型与图案,属于装饰艺术派风格,而宝大商行属于中华巴洛克式风格,装饰上更显繁缛。

  商业建筑的洋气时髦,也直接影响了那个时期民众的审美情趣。普通老百姓也开始纷纷效仿,用这种风格来建造民居。其中,最为出名的当为鹿城区七枫巷60号的胡宅。这里曾是原国民党第二军团司令、蒋介石曾经的侍卫长胡炘的居所,胡宅的建筑立面为西方巴洛克式夹带哥特式装饰风格,是当时温州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这也是二十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建筑风格。此外,位于广场路军装局12号的岳宅,虽然是晚清所建,但也用上了西式拱券窗套装饰。还有瓦市殿巷的厉宅也有西式拱券窗套,并在布局上因场地情况自由布置,在灵活性上较清代民居有了很大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些近代建筑的外立面弥漫着浓郁的西式风情,但内部大多还是传统的中式建筑布局。“这样设计在建造时间和成本上要明显少于全部采用西方建筑材料。”据黄培良介绍,这和当时温州缺乏工业化生产的钢筋、水泥、玻璃等材料有关,要使用这些建材,唯一的途径是从上海输入。为了节省成本,才采用了这种“外西内中”的方式。此外,如西方建筑常用的金属、面砖、马赛克等装饰材料,因为成本因素,也被温州人改成了常见的水刷石等。“这从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温州商人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又思想灵活,懂得变通。”黄培良说。

  每一处历史建筑都是一段凝固的记忆。而温州城区这些成批成片中西合璧的老建筑,则是温州百年历史记忆的见证者。“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名册的中西合璧风格建筑可以得到相应的修缮、保护,而未被列入其中的那些老房子的保护整治同样重要。”黄培良认为,目前大多数这样的老建筑里还有住户生活,整治应遵从“修旧如旧”原则,注重建筑外立面和本身结构的保护,最大程度上维持还原老温州的风貌。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李思思|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