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宫大会堂旧址将现名城广场 最后一户完成拆除
名城广场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中间的商业主轴,南北连接五马街和府学巷,东侧(图左)为城市综合体,西侧(图右)小型商业步行街。效果图为受访者供图
温州网讯 日前,随着我市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清零”专项行动的推进,市区名城广场建设地块的“最后一户”60来平方米的房屋完成了拆除工作。记者从市名城集团下属名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了解到,若报批顺利,最早明年1月,工程便可进场施工,届时,一座与历史“对话”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将在此拔地而起。
名城广场将成承载城市记忆的现代综合体
名城广场地块位处原温州市工人文化宫及原温州市人民大会堂旧址,在老温州的记忆中,这里曾是温州的会议文化中心,也是市民文娱活动之地。而根据记载,这里也曾是文庙旧址,府学巷名称正是由此而来。不过,随着新工人文化宫大楼的建成投用和温州新人民大会堂的建成,这曾经的聚集地开始褪去昔日的辉煌,逐渐被闲置。
2010年,我市提出了在这原来的文化中心建设城市综合体的设想,2012年,这项我市对台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交由名城集团负责建设,计划投资约5.67亿元,建成总用地12208.4㎡,地上总建筑面积25366㎡,地下总建筑面积16533㎡的现代综合体,工程设计则由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
“名城广场地处温州旧城重要而敏感的位置,因此,新建筑要以怎样的形象回应历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名城广场工程设计负责人之一,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张镇表示,为了让这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体可以与历史“对话”,他们反复研讨,提出了“温而新”的设计理念——既要体现温州旧城的地域特色,又能展示新时代的建筑风貌,期望新旧时代元素在此过渡、融合,串起城市记忆和现代生活。
据了解,为了达到“温而新”的效果,名城广场在建筑风格设计上就延续了温州老城的肌理风格,在西侧建筑屋顶上通过错位、断裂、挖空的设计手法,将屋顶化整为零,创造宜人的建筑尺度。
“名城广场工程的西侧和南侧为温州二三层高的老城民居,其特点为坡屋顶错落有致,尺度较小,如果在这些老民居旁边建起高楼大厦会显得非常突兀,所以广场的西侧设计为4层多层商业建筑,并从建筑风格上向旧城风格靠近,而在东侧、北侧的现代建筑包围下,广场的东面设计也与之相近,将建成7层的高层商业综合体。”张镇介绍说,这样一来,广场西低东高的设计就有了一种自然过渡。
此外,为了唤起人们对温州老城的点滴记忆,在名城广场的西南处,将有一处专设为文庙旧址展示的空间,供人参观。
立体步行系统将成五马街与人民路的步行纽带
名城广场地块既毗邻五马街、纱帽河、解放路等温州传统商业老街,又与现代的人民路商圈咫尺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促成了其注定成为现代和传统交接的一个节点,是连接传统商业中心和现代商圈的重要布局之处。
“所以我们在设计之初,想到了要将五马街的步行街概念进行延续,让步行商业街的风貌在名城广场得到进一步的展现,不过其空间构成又与传统的步行直街有所区别。”张镇介绍说,在名城广场的设计方案中,为了在名城广场延续传统步行街的氛围和布局,打造比室外步行街更加舒适宜人的步行购物环境,他们设计了一种富有空间变化的立体步行系统,地面步行街、二层步行通道、各种大小广场空间、过街天桥等建筑元素都将在此组合成丰富多彩的步行空间。
“广场的一层有地面步行街,二层也有步行通道,市民可通过楼梯自由上下通过,感受一下室内步行街,同时,在广场的东西两侧建筑之间,也有会有连接天桥,供市民穿行。”此外,张镇还透露,在未来的规划中,谢池巷与府学巷之间,还将打通一条步行通道,正好连接起名城广场的步行街系统,通向公园路,就此形成全新的谢池巷——公园路步行通道,并且向南可延伸到人民路,向西可延伸到五马街,成为连接两个商圈的步行纽带。“到时候,步行街的概念将得到延伸,从五马街一直至人民路,都有其特有的步行通道了。”
融合小型商铺和城市综合体
众所周知,过去的五马街、纱帽河、公园路是温州最热闹的地方,但近年来,因为现代商业大商场、商业综合体等业态的冲击,加上市中心停车难等问题,这片区域已经逐渐失去往日风光,成为低价廉价商品的聚集地。
因此,在名城广场的设计上,除了将步行概念进行延伸外,商业业态也进行了一种延续和融合。“这里将会展示和延续步行街的特色,也会引进现代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形成融合大商业空间和温州传统店铺步行街的多业态并存商业体,使市民能够体验丰富的购物环境。”张镇说道。
根据设计,名城广场将按照一条由南向北将五马街和府学巷相连接的内部商业主轴,分为东西两边。西边的4层建筑将集中体现沿街小型商业,布局传统步行街的业态氛围,成为五马街和纱帽河步行购物系统的延续和终结节点,而东面引进的现代城市综合体概念,将集结大商业、大百货、结合餐饮娱乐,构筑旧城中的全方位现代城市功能中心的地位。
此外,为了最大限度解决名城广场所在区域车位不足的问题,广场地下两层将建成可容纳383辆汽车同时停放的地下停车场,以满足广场及周边商圈的停车需求。“希望通过本地块的商业开发,能为温州老城区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有望重振温州老城的商业雄风。”
1019年:北宋真宗天禧三年,温州知府叶温将永嘉府学迁至九星宫故址(即老工人文化宫一带),从此这里就成为温州府学与孔庙,府学所在巷子因此称为府学巷。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旧温属六县联立中学在孔庙里建立。
1942年春:旧温属六县中有五县因经费困难要求退出,经当局同意,将学校改为永嘉县立中学。
1949年8月:学校由永嘉县立中学改称温州市立中学(市中)。
新中国成立后:府学孔庙被拆建。
1951年:部分改建为温州市人民大会堂。
1958年:工人文化宫迁入。
2013年11月:原工人文化宫拆除完毕。
2014年4月:原市人民大会堂开始拆除。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