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转型样本:小微企业主眼中的创业“梦工厂”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李中 王策 2015-07-27 07:09:12
核心提示:这些小微园在建设模式、配套设施、服务功能、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目的就是要努力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乐园”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一有空闲就到新厂房来转一圈,这几乎成为姜方毅每天要做的事。“现在手头订单多任务紧,巴不得明天就能搬到这里。”随着新厂房装修进入扫尾阶段,姜方毅愈发显得焦虑与欣喜。

  让姜方毅牵肠挂肚的新厂房,位于龙湾永兴街道的南园小微园,共19幢单体,面积约24.5万平方米,以轻型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产品为主。该小微园于2012年4月份开建,目前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今年5月份启动招商,共有27家企业签约入驻。姜方毅的企业,就是其中之一。

  和客户谈生意更有信心

  姜方毅的老厂房,位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管委会附近,是他八年前和几位同行共同的厂房,在略显逼仄的空间里,大家将就着生产,渡过了艰难的创业时光。

  创业至今,姜方毅的企业已经做到了年销售额近两千万元的规模。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原有厂房不能满足阀门生产需求,繁忙时,一些大的订单因来不及生产而不得不婉拒。

  产能限制逼得姜方毅四处找新厂房,跑遍了附近的乡镇,不是场地太小就是地价太高,这成为姜方毅的心头结。

  而南园小微园的竣工,为他解开心结。一幢幢厂房宽敞明亮,园区内员工宿舍、食堂、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很快,他和另一个同行共同租下了共有五层的一幢厂房,其中1至3层全归他,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比他之前的老厂房足足大了近三分之一。

  “承租合同5年一签,1年交一次租金,租金每平方米不超过10块钱,在承受范围之内。”谈起当下的小微企业园,姜方毅举双手赞成。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近账:生产生活环境好了,员工也愿意留下来;可以理直气壮地带客人来参观,和他们谈生意更有信心了;邻居也是做阀门行业的,产品可以形成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确保入园企业是潜力股

  “能够入驻园区的企业都是潜力股。”面对记者的采访,南园小微园管理方一位负责人快人快语。

  按照要求,入驻企业要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以及产业环境要求,采用的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和能源消耗要达到或接近国内同行业水平、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合法企业和近三年亩平均年产值必须在400万元以上(含),亩平均税收必须在20万元以上。

  而姜方毅的潜力在于,除了不断增长的年产值,入园后三楼厂房全部引进先进的数控机床,聘请设计人员,把精加工作为主攻方向,这些举措让管理方看到了这家小微企业的未来。

  作为我市阀门五金生产的一个基地,永兴街道是我市块状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样本之一,曾经“低、小、散”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小微园竣工后,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可以整幢出租、组合出租、分层出租,极大缓解土地要素制约。

  入驻园区后,对本就资金有限的姜方毅而言,压力并不是只有一点点。姜方毅不再是客户眼中低小散的加工户,而是一家正规制造企业。对此姜方毅算了一笔远账:若决心做高端,承接更多的订单,就必须扩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招收更多技术员工,而这一切,只有在入驻小微园区后才有实现的可能。”

  目标考核倒逼做大做强

  “入驻园区不等于简单的搬迁,这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次有益探索。”负责该园区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让入驻小微企业主告别小富即安、原地踏步、低端复制的状态,他们出台了考核细则,倒逼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升级和产品技术上革新。

  亩均产出、规模产值数、主导产业占比等指标,在考核细则中一一列明。如对租赁整幢企业的指标,要求五年内累计完成工业性投资3000万元,税收产值逐年增加10%,筹建股份公司,当年或次年完成规下转规上;对于组合租赁的企业指标,要求五年内累计完成工业性投资2000万元,税收产值逐年增加10%,次年完成规下转规上;对于分层租赁的企业指标,要求五年内累计完成工业性投资1000万元,税收产值逐年增10%。

  同时,通过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产品的技术水平进行综合打分,以分数高低来决定未来是否续租和享受优惠政策等。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中,各县(市、区)都有自选动作,推出既有立足于本土产业发展的现代小微园,也有面向新兴产业培育的高新创业园。这些小微园在建设模式、配套设施、服务功能、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努力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乐园”。

  记者手记>>>

  重建设更要重孵化

  破解产业低小散,实现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化发展,小微园被定位为产业转型新平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梦工厂”。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想企业所想,符合企业“胃口”。在不久前的电视问政中,小微园建设暴露出建设信息不对称、重建设轻招商等弊端,许多小微园成了摆设,偏离服务小微企业的初衷。

  除了提供良好的硬设施外,小微园建设还应该把精力放到如何挖掘企业创业潜力的软环境上。通过引进成长型小微企业,把原来沉淀在低小散位置上的市场主体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使之成为转型升级新的动力源。惟有此,小微企业在园区里才能更好地孵化,才能真正实现凤凰涅槃。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潘涌燚|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