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村道路尚未修通物资只能肩挑 多处房屋现裂痕
核心提示:连日暴雨,让石柱再度停电。道路尚未修通,救援物资只能靠一个多小时的肩挑。更让人担心的,是包括村办公楼在内的多处房屋,出现裂缝、倾斜。
村民把救灾物资挑回石柱村。
村民在加固受损的路基。 刘伟 摄
温州网讯 昨天,记者再度徒步前往平阳县顺溪镇石柱村。
这是台风后的第6天,石柱依然是孤村。
连日暴雨,让石柱再度停电。道路尚未修通,救援物资只能靠一个多小时的肩挑。更让人担心的,是包括村办公楼在内的多处房屋,出现裂缝、倾斜。
因为担心村子再次发生灾害,本打算回水头处理被淹住处的村党支部书记张良茂,走到山下又折返。
因为牵挂村民灾后生活,刚刚经历妻儿罹难巨恸的村委会主任毛信勃,赶到温州市区接女儿出院后的第二天,就又赶了回来。
无情天灾前,这个掩映在百亩竹林里的山顶孤村,风雨中坚韧守望。
他们的愁——
困境尚未摆脱
随处是山顶冲击而下的巨石,随处是被洪水掏空路基的路面。昨天上午,细雨蒙蒙中,记者再次徒步向石柱村艰难进发。
经过路政部门连续多日的抢修,绕道苔顺线的公路,已经抢通至离石柱村3.1公里的石门村。
这段路,步行尚需1个多小时。
石柱村党支部书记张良茂和顺溪镇顺吴社区书记陈锡海,正坐在村委会门口,两人一脸疲惫。
因为前天下午又下起暴雨,两人连夜转移了20多人。他们这几天本住在村两委办公楼里,但前天,这幢两层的楼房,出现多条裂缝。
这是村里最好的一幢楼。2012年,为了让村两委有个办公的地方,也方便村民办事,张良茂个人垫资15万元,建起了这幢楼。
连这里也出现裂缝,让村民们很担心。村里到处是塌方,千疮百孔,很难有人能再次承受可能出现巨大险情的打击。
前天下午,已经走到山下的张良茂和陈锡海,又折返上山安置村民。台风苏迪罗肆虐后,张良茂水头的家遭遇严重水淹,一楼所有的家电、未加工的皮革报废,张良茂只回了一趟家,来不及清理,反而带着妻子回石柱村分发物资、救助村民。
村里有太多的事要干。村民毛信行的家紧挨着泥石流受灾点,半间房子被冲塌,前天暴雨一淋,剩下的半间严重倾斜,开裂。
已经在台风中失去房屋的十几户村民,大多老弱,无家可归,需要安置。
离石柱村最远的坑下自然村,一座必经的小桥被冲垮,张良茂带着村民干了一天修起一座便桥,前天又被暴涨的溪水冲垮。村里住着12位耄耋老人,没有桥,物资送不进去,必须尽快重新搭建。
昨天中午开始,又下起几个小时的暴雨,石柱村各个塌方点的水流明显大了起来,54岁的张良茂,眉头又皱紧了。
他们的喜——
救援从未远去
中午12点多,72岁的毛仁珠,担着一挑担子,从暴雨中走来,全身被雨水和汗水湿透。
头天下午,从龙港进来几位市民,送来6000元现金。下山后又采购了几百斤大米和其他食品,运到石门村。昨天一早,毛仁珠等8位村民,自发前往担回。
台风过后,成为孤岛的石柱村,全体村民捐出的粮食,只够吃两三天,一批又一批山外的志愿者,捐献物资,帮助石柱村度过了最困难的几天。
在张良茂的小本子上,记录着这一笔笔爱心,大多没有留名,却让村民温暖。
从台风后两天的公羊救援队通过肩挑和直升机运进物资,之后一位平阳山门镇怀西社区的小伙子,又运来了几百斤大米和面条,还有35把手电。前天下午,一位自称来自温州名叫单林的女士,只身爬了几个小时山路,送来2000元现金。
……
张良茂说,这么大的灾难,他一辈子没有见过。但灾难发生后,人和人之间的团结,支撑着他和其他村民奋力抗灾。
村委会主任毛信勃家遭遇泥石流,全村手扒锄挖抢救他的家人;20多人轮流五个多小时背他女儿下山救治;几十人抬着毛信勃妻儿的遗体下山火化;上百村民从全国各地赶回村子帮忙;顺溪镇、顺吴社区的干部连续多日驻守在石柱帮助救灾,无数热心人给石柱村送来援助,电力抢修队员数次上山抢修电力设施……
在这个平阳最偏远最穷困的小山村,当了5届村委会主任2届村支书的张良茂,从未被如此感动。
他们的盼——
早日重建家园
昨天下午3点多,平阳、苍南等地又接连发出暴雨黄色预警,村干部们担心安全,劝我们早点下山。
村委会主任毛信勃从山下给村里打来电话,希望组织几个村民到石门村道路塌方处加固几处路基,让挖掘机能上来清理路面。
在下山的路上,我们遇到了正徒步上山的毛信勃。
雨下得很大,坡陡路险,他却走得极快。
见到我们,他匆匆说了几句:“路不修通,救援物资很难上山。我要快点把路修好。”
分手时,他回过头叮嘱:“你们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我们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妻儿罹难不足一周、刚刚把受伤的女儿接出院不满一天的男人。
浓浓的雨雾中,毛信勃很快消失在山弯处,没有了前几日见到他时的消沉,背影挺拔而坚定。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