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如人生 记文成越剧团所奉献的青春印记
核心提示:那是一个热血沸腾,人人都想奉献的年代。湖州市越剧一团到了文成后就正式改为文成县越剧团,随后就马不停蹄地送戏下乡,在各区巡回演出。
1964年9月19日,湖州越剧一团全团62人,带上全部家当,充满着美好的期望,浩浩荡荡由家乡湖州出发了。他们由水路到山路,经过四天三夜的长途跋涉,于22日抵达了文成。
湖州越剧团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到了文成?据了解,文成建县较迟,是于1946年从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而成的一个年轻县城。初建县时,全县、区、乡共计12万人口,人均年收入10元左右,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相当落后,通往区一级的公路也仅有几条,是名符其实的贫困县。为加强文成精神文明建设,当年处在大发展大生产时期的文成,想要建立一支能为全县人民送上精神食粮的宣传队伍。 当时文成缺乏各类人才,想要组织一支文艺团队,谈何容易。经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方联络,文成组织相关人员到国营文艺团体十分活跃的湖州学习取经。一个贫困的山区小县想要建一支文艺队伍与学习的精神得到省文化厅的高度重视,通过协调,1964年8月,省文化厅批准将湖州市越剧一团调到文成。就这样,为支持文成老区建设,这支文艺队伍开赴文成,自此国营全民所有制文成县越剧团诞生了。
过去曾是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角料”的文成,物质、精神文化上都十分匮乏。得知文成也有了自己的越剧团,而且是专业的队伍,顿时整个文成沸腾起来,人们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地欢迎剧团的到来。越剧团的到来,也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当晚,召开了欢迎大会,会上越剧团便进行了文成的首场表演。
那是一个热血沸腾,人人都想奉献的年代。湖州市越剧一团到了文成后就正式改为文成县越剧团,随后就马不停蹄地送戏下乡,在各区巡回演出。
“当时表演的剧目有古代戏《春到草原》、《三月三》,现代戏《夺粮》、《母亲》等。1964年到1966年间,越剧团连续排练演出了众多剧目,如《沙家浜》、《芦荡火种》、《红灯记》、《红色娘子军》、《血泪荡》等剧目。1964年,因学习乌兰牧骑精神,并根据中宣部制定的‘大中小结合,以中小型为主’的方针,越剧团以演小戏为主,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一袋麦种》、《补锅》、《杜鹃姑娘》等。”原越剧团副团长范雅娟说。
县越剧团不仅在县内送戏下乡,而且也曾到温州、瑞安、平阳等地演出。那时,区乡大都未通公路,道具和生活用品等都要肩挑手提。由于山路崎岖不平,道具等行李又十分沉重,每次行路大家都疲惫不堪。虽然当时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演职员却毫无怨言,个个斗志昂扬。每到一处,越剧团的演出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都说:“这是毛主席派来的宣传队”,这更鼓舞了大家的干劲。
“当年,越剧团翻山越岭送戏下乡,走遍文成每个区乡,累计行程超过25000里长征。”老一辈演员们说。
2
马相亭,为嵊州市人。1964年,为支援革命老区、山区建设,年仅15岁的他也随父母来文。据他介绍,1966年下半年,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女子越剧被列为资产阶级怪现象而遭到破坏,县越剧团也停止演出,演职人员随大势也介入文化大革命。团内出现了派性,相互攻击,要揪出走资派、牛鬼蛇神,破四旧立四新,剧团的工作一度陷入混乱状态。在这种混乱中,马相亭的家庭也遭遇了变故。先是父亲马华荣因与国民党土匪马福荣发音相象,被冤打成反革命遭批斗,后冤屈而死;接着母亲被关进了牛棚;他自己则被派到文成深山长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年幼的妹妹因无人照顾,饿得哇哇大哭。突来横祸使马相亭一家人受尽磨难,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今提起那段历史,他仍觉得往事不堪回首。除马相亭父亲外,当时的越剧团副团长周金凤与会计陈伯良也在文革中不堪批斗,上吊而死。
随着形势变化,1967年,县越剧团与县电影站联合组建了“文成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宣传内容主要是以阶级斗争为内容的歌舞、相声、快板等形式的节目。第二年,在大联合的口号声中,县越剧团又被集中文成中学进行革命思想学习。
之后,越剧团又迎来了一个个难挨的时刻与划时代转变。1969年5月26日,县革委会向县越剧团派驻“斗批改”领导小组,领导“斗批改”运动,在“斗批改”中打击了“走资派”、“反动权威”和“牛鬼蛇神”等一大片。 同年下半年,“文成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筹)成立,招收了10名青年演员,排练演出《收租院》、《海港》、《智取威虎山》(片段)、《红松站》《一张大字报》等大中小文艺节目,到各区宣传演出。
3
1970年春,“斗批改”基本结束。同年5月19日,县革委会发出《关于建立文成县革委会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决定》(简称“文宣队”)。劳动人事部门确定给予28名编制,另加学徒8人,原县越剧团编余人员分配到企业单位工作。“文宣队”以演《沙家浜》为主,同时演出短小文艺节目。其中《一根扁担两条腿,踏遍青山人未老——记活跃在浙南山区的一支文艺宣传队》,于1971年由浙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纪录片。由此文成文宣队事迹在全省及全国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1972年5月30日县革委会发文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更名为文成县文艺宣传队。1977年4月1日,文宣队革命委员会改称革命领导小组。1978年10月21日,县革委会发文恢复了文成县越剧团。恢复后的县越剧团,第一本戏演《霓虹灯下的哨兵》。李秋祥是文成越剧团的第四批学员,当时曾出演《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重要角色。他说,这场戏剧在文成演出成功后,到温州又连续演出了几十场,场场爆满,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此后越剧团又试演了古装戏《三岔口》,观众反映也极好,强烈要求继续上演古装戏,继而又排演了《三打白骨精》等。
李秋祥介绍,1979年至1982年,文成越剧团排练上演了《王老虎抢亲》、《唐伯虎点秋香》、《莫愁女》、《血罗衫》、《盘夫索夫》、《打金枝》、《十一郎》、《彩楼记》、《连环奇案》、《秦香莲》等古装戏,均受观众欢迎。《王老虎抢亲》和《血罗衫》两剧在温州人民大会堂演出38天,1440个座位天天满座。其中《王老虎抢亲》连演24天,票价0.20元一张的戏票,净收达1万元。文成越剧团在浙南一度负有盛名,曾有观众在《浙南日报》评述文成县越剧团是“山沟沟里的百灵鸟”。
1981年进入县越剧团的刘小英是文成人。她进入剧团的时候,团里的演出还比较多。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她随着剧团也开始“南征北战”地演出。“1983年,县越剧团上演《状元斩嫂》、《沉香扇》、《断桥》(折子戏)。同年,越剧团带着《状元斩嫂》等戏,途经温州、青田、碧湖、缙云、丽水、永康、武义、兰溪、富阳等地演出后到杭州,在杭州城杭一棉、都锦生和西湖边上的胜利剧院等4个台脚连演30多天,誉满杭城。”刘小英说,“后经萧山到上海市虹口、卢湾、黄埔、青浦区演出《状元斩嫂》和《血罗衫》等戏。在上海黄埔大华书场演出时,著名越剧艺术家徐玉兰临场看戏、指导、合影。后又到江苏境内的芦虚镇、平望镇和吴江县演出,接着南下南浔镇演出后回到了‘娘家’湖州市。当时湖州市委特地为越剧团‘回娘家’演出召开了座谈会,市委、市政府和文化宣传部门的领导到会表示祝贺,并观看了演出。”
1984年,文成县越剧团内部又产生了分歧,随着演职员之间的不团结,剧团也开始走下坡路。1985年县越剧团两度调整领导班子,情况稍有起色。到了1987年,由于团内对边演出边改革与停演改革的两种意见无法统一,县越剧团停止演出进行整顿。紧接着,录像、新潮歌舞等大众娱乐活动越来越受到普通群众的欢迎,舞台戏剧则渐渐走向没落。1989年6月9日,县政府常务会议根据国务院62号文件关于对专业文艺团体进行撤并转的精神,结合文成实际情况,发出文政办(1989)18号《关于撤销“文成县越剧团”及有关问题处理意见》,决定撤销文成县越剧团,并对县越剧团的财产、财务等作了处理,人员进行了妥善安置。至此,文成县越剧团正式解散。
随着越剧团解散,当年由湖州越剧一团来的大部分成员,在文成工作了25年后纷纷离开了文成。离开时他们也带着深深的伤感,因为这是他们奉献青春、汗水、欢笑与泪水的地方,甚至有的人因此而改变人生轨迹,有的人将生命付之这片土地。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