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联创”即将收官 市民切身感受“创城”红利
温州网讯 新常态下,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是要宜居,然后才是宜业;能不能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而“六城联创”,便是温州市民实现“宜居梦”的切实载体。
今年,是“六城联创”的收官之年,温州已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三块沉甸甸的奖牌纳入囊中,超九成市民认可城市变干净了,综合评分创历史新高。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均已通过技术评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与本报联合推出的《八大攻坚冲刺2015》栏目,近日走访“八大攻坚”六城联创现场,从中一窥温州今年“蝶变”的历程。
【创园篇】
全市今年新添220座滨水公园
由市城管与执法局(市创园办)牵头的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今年进入决战期。这一年,市民身边的绿意明显增多。
市民感受
一座滨水公园带来的变化
原本是荒地,如今成了碧波荡漾的滨水公园,位于鹿城区七都板桥路口的七都大道滨河公园便是今年市区新开的公园之一。公园总面积约8700平方米,绿化面积为5034平方米。
七都岛居民林乐然提起滨水公园便滔滔不绝地说:“公园结合了我们七都岛的侨乡文化,入口广场区就写着‘华侨之乡’,还有三艘船的造型,可漂亮啦。”
而七都街道板桥村村民陈秀妹则说:“以前我们锻炼身体都在自家院子里或者村里老人亭这些地方,今年终于有个公园可以去了。”只要天气好,她每天晚上都会约上几个姐妹一起到新建的七都大道滨河公园跳舞健身。
七都大道滨河公园是七都岛上第一座滨水公园,经过今年上半年加班加点的施工建设,如今是绿树掩映,成为附近6个村村民们平日休闲之地。
未来,七都大道沿线将建设一条绿色景观带,七都岛“瓯江中的绿色明珠,白鹿城美丽的后花园”的美誉将更加名副其实。
横峰桥、星河湾、夕照亭、老门台、周家老井……记者昨日走在瓯海区牛山滨水公园看到的景观。“如今的公园环境,真是没话说。”住在附近的徐老伯忍不住夸道。
创建进展
实现三年建500个滨水公园
“园林绿化是城市形象最直接的体现,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要把园林绿化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头等大事,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释放‘绿色福利’,实现‘绿在城中’向‘城在绿中’转变”,这是今年11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立毅在全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是未来温州园林城市建设的新一轮目标。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创园办)获悉,2015年中心城区330公顷绿地建设,到12月已完工349.22公顷,完工率为106%。而亲水的滨水公园,今年全市共建成220个,进而顺利完成三年建设500个滨水公园的目标任务。同时完成黄石山、茅竹岭、凤凰山等十大山体绿地公园化改造提升。建设的48公里市区省级绿道,为白鹿城戴上一条美丽的“绿项链”。
2015年9月21日,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专家组的考察,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园林城市”的桂冠即将收入囊中。
2016年全市新建绿地571.9公顷,其中市区新建绿地400公顷。全市完成省级绿道建设140公里。市区创建绿化美化示范路15条。绿化不够,我们还要进行“彩化”,明年城市主要道路、公园绿地彩化率要达到25%以上。此外,推进市区绿地养·护一体化,统一划定市区绿地养护等级和养护标准等。
【创名篇】
温州城区越来越有文化韵味
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不断取得突破,结出累累硕果。随着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全民文化意识的重新唤起,古老的东瓯文化遗产再次焕发出更强的活力。
市民感受
越来越多名人故居“冒”出来
市民沈先生因女儿上学,今年将家搬到了信河街,父女俩经常在周六穿街走巷开展“寻故”之旅。随着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推进,父女俩也感觉越走越有意思。
沈先生说,今年暑假的时候,他带着女儿经过沧河巷24号,气派的大门吸引了他和女儿,经询问得知这是以前文物局旧址,但是大门紧闭,无从得知新用途。然而,11月份,他再次经过此处时,发现已是郑振铎纪念馆。女儿欢喜地进去观瞻,了解了郑振铎这位温州名人的故事,也对温州历史多了一份了解。
在这过程中,沈先生发现,越来越多的故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遗址得到修复了,越走越有看头了。现在,女儿经常会问:这个周六我们去哪逛逛?
创建进展
历史文化名城攻坚任务大部分完成
今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将申报成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纳入“八大攻坚”、“六城联创”中的其中一项。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总共有13个重点参观点、2条历史古巷、22个一般参观点需要整治修缮。
昨日,记者从市规划局名城处了解到,截至11月底,我市华盖山城墙遗址、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嘉会里巷12号民居、嘉会里巷6号民居、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旧址、谯楼、杨柳巷戚宅、沧河巷金宅这8个重点考察项目已经全部修缮完毕。另外,2条历史古巷、22个一般参观点也已经修缮完毕。剩余的5个重点项目,修缮计划也在循序渐进。
此外,在温州拥有立法权之后,人大将今年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办法》列入了人大立法项目库,更好地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创模篇】
朋友圈中“温州蓝”越来越多
今年10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技术评估小组开始对温州开展为期4天的技术评估。专家组认为,温州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领导重视、机制健全、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要求。
市民感受
市民朋友圈常晒“温州蓝”
从今年年初开始,市民马小姐重新开始跑步,她喜欢在瓯江路沿江跑,或者在七都大桥上跑。她说,自己以前也曾坚持跑步,但跑在路上不是粉尘就是化工厂臭气,后来就停了。今年能明显感觉到市区的空气质量在变好,特别是夏日的夜晚,在江边有清风拂面的感觉。
而翻开摄影师小王的“朋友圈”,可以看出今年他最爱“晒”的是温州的蓝天白云,不下十次的“温州蓝”已经呈现刷屏之势。“每次我把温州的蓝天照片发出来,都有一大堆的朋友点赞。还有一些在外的温商朋友说,为了身体健康,打算回乡创业了。”小王说,他为自己能生活在美丽的“温州蓝”之下而感到特别骄傲。
数据显示温州的“蓝天白云”更多了,仅去年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按新标准优良天数达300天,PM2.5浓度下降幅度居全省第一位,截至今年11月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这当中“节能减排”措施功不可没。今年以来,全市淘汰燃煤锅炉1350台,淘汰黄标车34123多辆,完成炼化与化工、合成革等重点行业企业VOCs废气治理85家,开展绿色工地创建43个,市区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已达到58%以上。
创建进展
全面消灭垃圾河344条666公里
“2009年那会儿,温州塘河还又黑又臭,两岸环境也特别脏乱。这次来,完全变样了。”这是今年5月份,省环保厅专家组在温州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汇报会上的感叹。据了解,我市率全省之先启动黑臭河垃圾河治理,实施总投资1140多亿元的“七大治水系列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全面消灭垃圾河344条666公里,全面完成黑臭河整治验收482条627公里,全市平原河网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明显下降。
今年4月,温州乃至全省第一座“地埋式、全覆盖”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南片实现通水试运行,东片二期也于8月底前试运行,它便是2011年至今,我市建成投运的1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一座。今年以来,淘汰行业性落后产能企业51家,全部完成落后产能淘汰年度任务;全面推进电镀、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合成革等六大重污染行业1151家企业整治提升,全市共关停涉及重污染企业508家……目前,温州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已通过技术评估并完成相关整改工作。
-三城已挂牌
“六城联创”城市建设新起点
已经挂牌的三座城市,我市也没有懈怠,而是再接再厉,继续巩固创建成果。特别是不少部门继续建章立制,从制度上长效推进创建工作。
【创卫篇】
巩固卫生城市工作已纳入各地区年度考核
今年3月25日,“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花落”温州,我市长达五年的创卫“征途”终结硕果,我市由此进入“后创卫时代”。今年,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温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2015-2017年行动计划》,并多次召开国卫巩固会议。如今我市的创卫巩固工作已纳入了市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的年度考绩内容,各县(市、区)之间会进行季度排名、年终考核,考核结果与该地区的评先评优挂钩,而一纸《温州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督查办法》更成为“行动指南”。
如今市创卫办每天安排四个督查小组巡回检查,平均每个月督查80多次、月均发放督办单160余张,且定期发布督查通报。我市起草的首部地方性法规《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也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待第二次审议通过后,将提交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
【创森篇】
筹划打造“温州森林养生科研与示范基地”
2014年9月,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的2014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温州终于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的牌匾,正式跻身全国75个国家级森林城市之列,这是温州奋斗4年的结果。
据林业部门统计,创成国家森林城市时(2014年)比开始创建时(2010年)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41%,使市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一张床”变成了“一间房”。到2015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计划达到200亿元。而按照有关规划,2015年温州将新建各级森林旅游区30个,森林旅游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森林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亿元。
如今市林业局正在筹划打造“温州森林养生科研与示范基地”,把基地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森林养生旅游区,使其成为温州“中国森林旅游试验示范区”和“森林村庄”建设的典型。
【创城篇】
“亮”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17年蝉联
通过十余年的创城之旅,今年3月1日,我市终于拿下了“全国文明城市”。但这不是一个“逗号”,根据规定,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表彰一次。这意味着,我市刚刚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就要马不停蹄地争取2017年再次蝉联。
为巩固创城结果,今年11月23日,我市印发《温州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该《计划》中整整包含了十大版块的工作任务,具体下达到每一个职能部门,为新一轮的征程开始了新的指导。如,在“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开展“十三五”温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完善诚信建设制度化法规体系,并专门提及,要制定温州市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计划》中还对全民道德素质提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由此可见,“六城联创”不是终点,而只是温州城市建设的一个新起点,未来的温州城,还有更多值得期待。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直通千岛湖黄山九华山…… 温州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
社会12-13
-
TIR国际公路运输浙江省首发!张振丰调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
要闻12-13
-
温州做法全省推广 “老兵暖心屋”项目完美收官
社会12-13
-
骑行入库摔成粉碎性骨折 小区物业到底需不需担责?
社会12-13
-
因手机出故障被5元停车费难倒的吴先生,幸好有人解围
社会12-13
-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 消防部门做了模拟实验
社会12-13
-
温州五洲艺术团亮相教育部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
科教文体12-13
-
总投资约7.87亿元!温州这一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社会12-13
-
温州港年拖轮助泊量再超万艘次 集装箱吞吐量超去年总量
社会12-13
-
“娘家温度”,点亮职工“诗和远方”
社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