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85

追忆天桥下的吆喝声 有哪些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职业

来源:温州网作者:鲍苗苗2016-01-08 17:17:31

  在边追边吐槽网剧《太子妃升职记》的时候,生活君无意间点开了一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广告,沉默,好像有种疼痛从内心深处发出来。

  皮影戏有9个流派面临失传;水晶雕刻传承人不足8人;可修复壁画的勉萨派唐卡绘画大师仅剩1人;中药炮制技术国家传承人不足5人......

  有很多事物经不起时间考验,职业也不例外,也许哪一天生活君也默默的领了一盒盒饭就下岗了呢!所以生活君想借此向还在从事这些工作的普通劳动者致敬。

  锔锅匠、补伞匠、修笔匠、茶水摊、剃头挑子、翻瓦的、摇电话的,这些儿时接触到的职业如今再也见不到了。临近年关,生活君通过老照片中的职业缅怀一下那个街上有茶馆有吆喝天桥下还有说书唱戏的年代。看看这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职业,你都了解几个?

  01.修钢笔

  曾几何时,拥有一支钢笔是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知识的代表,使用和修理往往相伴而生。而现在也只有在学校周围和乡镇上,或许还可以见到修笔人像笔一般瘦削的身影……

  02.精修钟表

  放大镜、酒精灯、镊子,还有灵巧的手,他们让凝固的时间行走,而他们又仿佛停留在时光之外。在修理钟表业越来越冷清的时候,只有那少数一些人还在执着地坚持着。

  03.补锅

  补锅,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门职业,有专门补铁锅的,补搪瓷器皿的,补铝锅水壶的,技术、火候各不相同。但现在大家遇到锅旧了、坏了,都是直接换新的了!

  04.裁缝/缝穷

  缝穷是北方话语,在南方就直接呼为“补衣服的”。这种缝纫机相信很多80后见过。作为一个生长在乡下的90后,生活君在很小的时候还是看妈妈操作过的。虽然她不是裁缝......

  05.打铁匠

  以前总有人说“人生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炉膛内火苗直窜,铁器炉里烧红后师傅手持大锤不断捶打,非常辛苦。

  06.卖凉开水

  卖凉开水跟卖凉茶不是一回事。在南方,卖凉开水的品种除凉茶外,还有糖水、白开水、西瓜汁、甘蔗汁等等,属于家庭妇女的求生之道。

  07.茶倌儿

  在茶社茶馆服务的侍者,过去的老话叫"茶倌",亦称"茶博士"。现在一些茶馆还备有服务生,但更多的都是在表演茶艺。

  08.剃头匠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在兵荒马乱的时光,也曾为京剧名伶剃过头,刮过脸,享受过看戏不用钱,还有上位坐的待遇。但也逐渐被理发店“排挤”到生活外。

  09.绞脸/绞面

  旧时无论城镇、乡村,妇女很少到理发店理发,当时主要靠一些从事绞脸手艺的妇女为她们绞脸。一根细线、一双巧手,靠手、口配合,为妇女绞去脸部的汗毛等。生活君看着就觉得疼。

  10.弹棉花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孩子们惊讶不已。这个,生活君还真的有尝试过!很神奇的手艺。

  11.编竹篾

  把竹子剖开,不同的部位做成不同的篾。粗细不一样的藤柳在扎匠粗砺而灵巧的手中来回穿梭。手工编竹篾条席子还有淡淡的竹香,四角还编着“福”字,想家时,睡着它,梦回故乡……

  12.手编蒲扇

  一把把散发着清香而又有弹性的蒲草,在匠人的手中来回穿梭……就在这样简单又有节奏的动作之后,一个个小巧玲珑、精美绝伦而又实用的蒲包、蒲草篮子等展现在面前。

  13.戥秤匠

  钉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更是一门讲良心的劳动。从选材,刨圆,到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

  14.磨剪子

  在老街深巷,“嚓、嚓、嚓……”一路沿街,一声吆喝——“磨菜刀,磨剪刀”,可忙坏了家庭主妇们,纷纷找出钝刀,锈剪子,循声而去……

  15.爆米花

  还记得那时候的爆米花吗?一个老头挑着担子,一头放着一颗葫芦状的“炮弹”,另一边放着火炉和风箱,走街串巷。时而,“砰”的一声,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

[1]  [2]  下一页  尾页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