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占国:做学生的知心好友

来源:作者:2016-01-22 15:19:46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今年是“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陈占国从事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的第9个年头了。7年前,他就带头组织了温州第一支心理志愿者团队,迄今已自筹经费在不同领域组织1000多人次3500多小时的志愿服务。汶川地震、“7·23”动车事故等重大事件的现场,也从不缺少他的身影。而最让身在校园内的陈占国开心的,还是看到身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温州的第一支心理志愿队

  42岁的陈占国从1997年起就在温州技师学院担任团委书记,并任德育老师。这段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不少与同学们相处的经验,也让他渐渐明白,这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必须接受更专业知识。

  那时心理咨询在温州还是个新鲜词。2006年,陈占国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继而成为温州最早具有持证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士之一,“心理咨询不同与其它志愿服务,它要求志愿者具备专业素养,并且往往要单打独斗。”

  2008年汶川地震过后,大量灾区病员转移至温州,比身体上的伤痕更难抹去的是灾难留在他们内心的疮伤。陈占国知情后组织当时温州为数不多的持证心理咨询师组成志愿者队伍,对这些病员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心理干预。他带上自己的女儿一起和儿童伤员一起玩,还组织志愿者和病人及家属举行联欢晚会,直到2009年4月最后一名病员离温,这次行动才告一个段落。

  正是以这支队伍为班底,陈占国牵头组织了温州第一支心理志愿者团队——慧泉心理志愿者服务队。至今,当初最早的那批队员们仍在全市各地坚持公益行动。

  回想起团队打过的硬仗,陈占国首先想到的是2011年的“7·23”动车事故。事故发生的当晚,陈占国在震惊之余仍冷静地在微博上发帖招募优秀的心理咨询志愿者,一夜之间就募集了42人。他邀请专家为志愿者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培训,制定应对措施,安排日程表,并联系伤员最多的市二医和附二医,在事发第二天就进入两家医院给伤员及家属进行心理援助,直到第二天省内专业团队前来接管了他们的工作。

  “这是难得的一次实战考验。”陈占国回忆起此事不无自豪地说,“事后证明,我们提供的服务够及时、够专业、够有效。”

  24小时畅通的心理咨询热线

  尽管并非主业,但心理志愿者俨然已成为陈占国最重要的身份。“大仗”、“硬仗”并不常有,日常的援助更考验志愿者的能力和爱心。校园工作出身的陈占国最拿手也最关心的,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难题。

  2011年以来,陈占国和他的队员们积极参加“春芽计划”,开展“心理咨询进百校”志愿者活动,还在每年中、高考前为20多所学校开设“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在陈占国的提议下,温州技师学院开设了一周一节德育课,还借着团市委“心航计划”的契机开设了校园内的心理咨询室。

  温州技师学院内的学生大多来自各县(市、区)农村,与家人相处沟通的机会十分有限,且正处在十六七岁的青春叛逆期,难免出现一些心理波动。陈占国说,“学校里的事虽说都是小事,但却马虎不得。”这间心理咨询室成为学生倾吐心声、缓和情绪的场所,陈占国也渐渐成为学生们的知心好友。他曾帮助学生与家人重新建立沟通,也曾让处在心理崩溃边缘的学生重新拾起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根据陈占国的跟踪调查,温州技师学院的高一新生中有四分之一左右具有心理敏感特征,经过一年的辅导这一比例大幅下降,直到高三毕业,很多学生变得更加开朗乐观,像换了个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在孩子们身上有所体现,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为了让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更多人,他将自己的手机号公开,作为24小时畅通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半夜接听电话,一接就是一两个小时,他早已习以为常。

  全国优秀志愿者、“温州好人”称号、温州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工作者……众多荣誉并没有让陈占国停下脚步。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建立一间属于自己的面向全社会的纯公益性心理咨询室。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王娜|责任编辑: 黄作敏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我们“we”App下载close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