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后巷曾称缘猴巷 你可知温州这些“猴典故”

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作者:金思斯/文魏一晓/摄2016-02-07 08:46:00
核心提示:《温州两家人》主角为何取名“侯三寿” ,市区哪条巷子又被称作“缘猴巷” ,俚语“猴头翻筋斗,只替丐儿做人家”怎么用?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明天,就正式进入丙申猴年了!各位读者,新春快乐!

  中国文化中出自猴的典故非常多,成语如“沐猴而冠”,歇后语如“猴王闹天宫——大打出手” ;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那是“封侯挂印”;猴子骑马,那是“马上封侯”;还有经典形象“齐天大圣”……猴子早已成为国人精神文化世界里的形象大使。

  其实,在我们温州,也有很多与猴有关的故事或俚语,通过采访温州市民俗协会会长金文平、温州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李涛等专家,记者搜罗了部分“温版”猴典故。

  1位主角:《温州两家人》里的“侯三寿”

  去年《温州两家人》热播,这部诠释新温商如何坚守诚信本心、赶超发展的电视剧,让两位男主角侯三寿和黄瑞诚走进千家万户。

  说起“侯三寿”的取名由来,《温州两家人》编剧之一李涛说,的确与猴有关。

  在中国,猴子多被视为聪明伶俐的动物。侯三寿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是一个聪明、精明、头脑灵活的形象,在商场上他点子多,灵动,于是以“侯”谐音“猴”,“三寿”则寓意其三条命、打不死。

  在剧中,侯三寿被发小黄瑞诚亲切地叫做“三猴子”,有句台词是“头上顶个猴,怀里揣着个猴,屁股底下还有个猴”,就是用猴子机灵的形象作比,体现侯三寿的精明,这也是一部分温州商人的代表。

  1个地名:“县后巷”曾称“缘猴巷”

  县后巷是温州市区一条巷名,东起华盖里,西至解放街,全长300余米。现在很少人知道,“县后巷”在历史上曾一度称“缘猴巷”,在温州话里,这两个词发音是一样的。

  “缘猴巷”的典故来自明代一个故事,说的是巷内有个耍把戏的民间艺人,养了一只聪明伶俐的猴头,这猴很听话,也很懂人性,深得主人喜爱。

  有一回,猴头精彩的节目赢得了如雨点般的投掷铜钱声,没几下功夫铜钱篓就满了。这时,在一旁观看的几个小偷趁人不注意,抢过铜钱篓拔腿就跑。说时迟那时快,猴头“哧”的一声就向着马车追赶而去,其后,五天不见音讯。

  猴头和铜钱全没了,耍把戏的呆在家里抱着棉被一病不起。就在第五天的深夜,奇迹发生了,勇敢的猴头捧着铜钱篓突然出现在主人床前,遍身血迹斑斑,可见曾发生过一场搏斗。主人见状泪如雨下,急忙抱起猴头惊喜万分。

  从此,“猴头抓小偷”的故事便四处传开了,人们纷纷来看望智勇过人的猴头,赞叹主人和它的天性之缘,“猴缘”之说渐成佳话,结果连巷名也被取上了。

  一直到了清朝年间,以地处永嘉县署之北,当地谓北为“后”,从而巷名谐音改为“县后巷”。

   1句俚语:猴头翻筋斗,只替丐儿做人家

  “猴头翻筋斗,只替丐儿做人家”是一句较为常见的温州俚语,也有版本写作“猴头翻筋斗,只逮丐儿妆人家”。

  金文平解释说,以前在温州街头,经常能见到耍猴的乞丐,猴子在前面表演“翻筋斗”、“打秋千”,围观的人如果看得乐呵,就给乞丐的碗里扔点钱。

  其实就是说,卖力的是猴子,赚钱的却是他的主人。现在用来形容白白给人打工、做苦力,利益却被别人得了。故有市民对此笑着感慨说:“交友须谨慎噢”。

   1种中草药——猴接骨草

  猴接骨草是《中华本草》入编记载的一种中草药。它有个学名叫短叶赤车,系荨麻科赤车属植物,一般生于山溪沟边,因为它的根、茎及叶可以入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肿痛等,民间叫它猴接骨草。

  关于“猴接骨草”这个名字的由来,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古时候一个大户人家后院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面还生出不少藤条垂地,甚有风味。有一天,不知道从哪儿来了几只猴子,就在藤蔓上打秋千,来回荡去不亦乐乎。为了赶走猴子,主人就用刀把藤蔓都砍掉了,心想“看这些猴子还怎么打秋千”。

  谁知道半夜里,这群猴子不知从哪儿衔来许多草药,敷在藤蔓上,一条一条连接好,第二天又接着打秋千。主人再次把藤蔓砍断,猴子夜里又继续用草药把藤蔓接上,隔天又继续打秋千。

  一位郎中听说了这个事,很感兴趣,还有这种神奇的草药?他颇费周折地找到猴子用的这种草药,并几番试用,发现了这种草药还可以治疗跌打损伤,于是沿用下来。这种中草药也被民间称为“猴接骨草”。

  还有这些与猴子相关的歇后语

  猴屁股——自来红

  猴子拉犁——顶牛

  猴子拿棒槌——胡抡

  猴王闹天宫——大打出手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猴子爬上旗杆顶——高高在上

  猴子倒立——尾巴翘起来了

  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猴子坐火箭——远走高飞

  -新闻链接:

  猴年大年初一“三猴”贺新春

  即将到来的猴年(丙申年)有一个罕见的历法现象就是三猴贺新春:大年初一(8日),猴年、猴日和猴时这3只“猴”将一同为全国人民拜年。

  我国古代是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国古代也有用12生肖(属相)纪年的,并且12生肖与12地支是一一对应的。这就是子对鼠、丑对牛、寅对虎、卯对兔、辰对龙、巳对蛇、午对马、未对羊、申对猴、酉对鸡、戌对狗、亥对猪。从某一意义上说,申就是猴、猴就是申。

  我国农历天干与地支的组合,凡是有地支“申”字的就是“猴”。农历丙申年就是猴年。农历丙申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庚申日就是猴日。申时就是猴时,猴时在每天的15时至17时。因此,农历丙申年春节就是三猴迎新春。据了解,这一稀奇历法现象,上一次出现在1920年2月20日春节(庚申年),距今96年;下一次将发生在2076年2月5日春节(丙申年),距今60年。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鲍苗苗|责任编辑: 黄作敏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我们“we”App下载close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