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青年永嘉行,文法学子展技能
为响应“三万温州‘新青年’下乡”活动,同时也是为延伸共青团服务基层臂膀,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团委联合瓯江学院文法分院的青年们,利用周日下乡至永嘉县桥下镇京岸村,结合文法分院法学、中文、英语三个专业特点,开展特色文化下乡服务,迈出新青年下乡的步伐。
法律移动超市授牌,让法律宣传更常规
为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双方的全力促成下,当天上午10:00时,瓯江学院法律移动超市服务基地、普通话推广基地授牌仪式在京岸村文化大礼堂举行,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红星、京岸村支书戚旭才书记、副书记高剑光、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学工部部长兼团委书记钱合激、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文法分院法学系主任毛毅坚,法学系老师薛剑、卢锦泉、京岸村村村民代表以及瓯江学院师生代表。授牌仪式由瓯江学院文法分院党总支副书记叶建蒙主持。当瓯江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红星分别将法律移动超市服务基地、普通话推广基地交予戚旭才书记、高剑光副书记手中时,标志着瓯江学院与京岸村的长期志愿服务合作关系确立。
在授牌仪式结束之后,瓯江学院特邀请法学系主任、光正大律师事务所行政诉讼部主任律师毛毅坚、法学系卢锦泉、薛剑三位老师以及多名优秀法学党员免费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
“家里的宅基地被占了建房子,怎么要回来?”
“我一个朋友5年前欠了我5000元,我问他好几次了,他都说没钱还,怎样办?”
“我们两个人的山是相互连接的,有一棵大树我们分不清楚归谁分不清楚,到底是我的还是他的?”
村民们的问题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债权债务、相邻关系、老人赡养、宅基地等各项具体,法学系老师及法学类第一党支部学生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让村民们的问题得到妥善解答,露出了释怀的笑容,他们的一张张笑脸,给予“法律移动超市”全体师生一个又一个“赞”,一位村民事后看着一位学生党员的马甲拉着他并竖起来大拇指称赞到:不愧是大学生,是党员,好样的!”
“潮英语”,让多元文化流转乡间
乡村、英语?两者的融合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2012年感动温州十大人物”之一、瓯江学院外教伊凡带着他心爱的吉他,也加入了下乡的行列。更有十余名瓯江学院文法分院潮英语创意工程的教练们身着“潮起瓯江”的红衣风风火火而来。
一边播放伊凡的环保宣传视频,一边是伊凡拨动着吉他,在潮英语教练的合作下,点燃了现场老人们的热情。弹唱完一曲后,便有一群老人与小朋友围绕着伊凡,与他紧密互动,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弥漫。
潮英语晨读俱乐部的教练们更参与了京岸村重阳节晚会的表演。一段《歌舞青春》的集体舞展示,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青春洋溢的一面,也同时在召唤在场的爷爷奶奶们不管年到几何,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最重要!展示完毕之后,潮英语的教练们用洪亮的嗓音和恢弘的气势宣誓教练誓言,传递给观众的是潮英语教练们甘愿为学员付出一切的决心和不辞辛苦的坚定。
展示结束后,教练们积极主动地把最简单最实用的英语表达交给爷爷奶奶和孩子们,让他们能和外国友人伊凡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亲切交流,也让村民们体会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普通话教学,让人与人更贴近
在京岸村文化大礼堂中的电教室,普通话教学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瓯江学院充分发挥文法分院中文专业特色,一位位优秀的本地中文学生成为老年大学的“老师”,以方言为媒介,教授老人们相关的普通话知识。
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以幻灯片的形式将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呈现在老人面前,让他们也倍感新鲜。从最简单的拼音开始,老人们怀着好奇以及对新知识的渴望,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
“a……”“啊……”“玉米”“茄子”……简单却实用的普通话,老人们学的格外认真。
朗读声不时礼堂中回荡,更添几分文化氛围渐浓的味道。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直通千岛湖黄山九华山…… 温州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
社会12-13
-
TIR国际公路运输浙江省首发!张振丰调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
要闻12-13
-
温州做法全省推广 “老兵暖心屋”项目完美收官
社会12-13
-
骑行入库摔成粉碎性骨折 小区物业到底需不需担责?
社会12-13
-
因手机出故障被5元停车费难倒的吴先生,幸好有人解围
社会12-13
-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 消防部门做了模拟实验
社会12-13
-
温州五洲艺术团亮相教育部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
科教文体12-13
-
总投资约7.87亿元!温州这一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社会12-13
-
温州港年拖轮助泊量再超万艘次 集装箱吞吐量超去年总量
社会12-13
-
“娘家温度”,点亮职工“诗和远方”
社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