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瑰宝居民的鸡肋 温州老街区欧式建筑怎改造
温州网讯 昨天下午,住在市区解放街一带的徐阿姨在家门口织毛衣,她在这条街上的民国欧式建筑内住了几十年。专家们把这一片的民国欧式建筑群看成宝,但徐阿姨觉得像“鸡肋”:
“当年的一幢洋房子,往往被析产分成几户人家,房子变小了,内部结构动了房子会漏水,地板踩上去也会吱吱作响了,我们居住环境已经落后了。街道上的墙壁是粉刷了几次,但这里只有危房才会零星地进行整修,这里到底怎么改造好?”
徐阿姨的困惑,也是住在解放街许许多多居民的疑问。近日,上班时天天经过这片街区的市政协委员徐亮专门针对解放街一带和历史街区的改造写了一份提案。
全省唯一的“瑰宝”
市区解放街街区,早在明清时期就十分繁华,到了清末至民国期间,这里成了老温州交通频繁、商业兴盛的主干街道。
至今,这里的建筑仍保留了繁华时期的特色,其建筑样式与清代建筑明显不同,中西合璧,融入较多的西方建筑风格。温州市文保所副所长、古建筑专家黄培量说,省内宁波、绍兴等地历史街区内也有很多古建筑,但都是以清代的为主。而温州历史街区内的这些建筑,民国时期的比例多一些,跟宁波绍兴等地相比有年代上和风格上的差异。
比如,市区解放街周边的七枫巷60号的胡宅,建筑立面为西方巴洛克式夹带哥特式装饰风格,为二十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建筑风格,是当时温州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市政协委员徐亮说,前年,在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十余位历史文化专家受邀来温“摸底”后,“点”出温州这一历史文化瑰宝:温州历史建筑存在的“民国风”,和老城区成排成片的清末民初建筑,在全省来看也是唯一的。
两旁建筑立面有些凌乱
昨天,走在解放街上,沿街店铺林立,但两旁建筑立面变得凌乱——电线裸露在外,还有摆放随意的空调外机;不太统一的风格,有的墙面是古色古香的木质窗户,有些则是现代感强烈的金属、玻璃……
王女士是铁井栏一家童装店的老板,她每天都经过解放街。“我去过乌镇,去过西塘,也到过丽江。其实我们的解放街挺有特色的,有的建筑很有民国风,但没有整个形成规模,如果一条街进行整体打造,一定会成为温州的景点。”王女士说。
一位企业家则认为,历史文化街区不能被动“保护”,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应积极进行成片有机的改造、提升,发展一些合适的商业项目,部分居民因商业价值提升,就会搬迁出去。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服务的对象应是当地居民与游客的混合,这样既能保留街道的原汁原味,又能使商业与居住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许多欧洲古城虽然没有刻意地将旅游业作为发展引擎,而是在未经历大规模开发的情况下,保持了中世纪的街道形制和商业模式,其“原生态”的延续反而在无意间吸引了游客。
台风天巷子里会漫水
而住在解放街一幢欧式建设后面的王阿婆更加担心的是安全问题。王阿婆今年70岁,25岁结婚后搬到这里,已经住了45年。“以前住在这里觉得是市中心,体面,现在只觉得危险,担心。”王阿婆说,房子里的电线他们换了好几遍,但总是不太好用,屋子里下雨天还会漏水。更别说台风天,巷子里有时候会漫水。“现在年轻人都搬出去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人,住在这里不安全,搬出去又没房子。”
“我现在做梦都在想,解放街什么时候能来个大整治,把我们的房子弄得牢固点。”应阿姨说,“或者干脆就拆迁了,让我们搬出去。”
市政协委员徐亮是温州市收藏协会秘书长,他喜欢在午饭过后沿街散步,近几年来,他目睹了解放街的几次维修经历,总觉得是零敲碎打、修修补补,缺少统一的规划,而且老百姓反映的这些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今年,他终于将此形成提案,在此次两会上提交。
【部门说法】
温州市规划局:
历史文化名城、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和江心屿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我们都已编好。解放街作为温州古城的南北轴线,串连起朔门、城西、五马墨池三大历史文化街区,地位重要,是我们保护的重点。目前我们对历史城区采取“摸清家底、保护重点、延续风貌、改善设施、疏减人口、永续利用”的保护措施。
【声音】
市政协委员方岚
(温州设计集团市政设计院副院长)
近年来,我市在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上做了很多努力,但常是以保护为主,而且是遵循“原封不动”的保护。当然,保护肯定是需要的,风貌要保存,可光光“保护”又是远远不够的。就如解放街,这条在我市有百年历史的古街,需要的不是“原封不动”的保护,而是要有机更新和修建相结合。
对于解放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修建,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做一些更进一步的探索,起点要更高一些。不仅能传承历史文化的价值所在,又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将街道和道路的功能也考虑进去。使这些老街区能真正焕发新的活力。
我市的“六城联创”,我觉得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的含金量是很高的,我们宣传温州,就要把温州的历史价值和人文特色展示给别人,这是一座城市的个性所在。
市政协委员徐亮
(温州市收藏协会秘书长)
温州主城区解放街周边历史街区大部分房屋存在立面及建筑构件破败、电线老化、消防安全隐患大等问题。近年来,市有关部门一直在修修补补,或隔三岔五地实施整幢拆除翻建。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不仅给周边环境、道路安全等带来较大影响,而且不能统一解决街区内住户反映强烈的排水、排污、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建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财政的浪费。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零敲碎打的翻修,还带来景观不成系统、历史文化感染力不强等问题。从整体上看,传统特色景观在整个街区景观体系中的地位不够突出,新旧驳杂,不少建筑和能反映传统风貌的民居被后建房屋所淹没。
为此,建议市有关部门学习杭州、福州等地历史街区改建成功案例,对解放街历史街区实行整体改建,并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保留其历史痕迹。
我觉得可以学习国内一些古镇的建设,如乌镇,其房屋保留了部分民居,有些开辟了商业用途,有的成为民宿。这样既能保留街道的原汁原味,又能使商业与居住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直通千岛湖黄山九华山…… 温州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
社会12-13
-
TIR国际公路运输浙江省首发!张振丰调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
要闻12-13
-
温州做法全省推广 “老兵暖心屋”项目完美收官
社会12-13
-
骑行入库摔成粉碎性骨折 小区物业到底需不需担责?
社会12-13
-
因手机出故障被5元停车费难倒的吴先生,幸好有人解围
社会12-13
-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 消防部门做了模拟实验
社会12-13
-
温州五洲艺术团亮相教育部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
科教文体12-13
-
总投资约7.87亿元!温州这一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社会12-13
-
温州港年拖轮助泊量再超万艘次 集装箱吞吐量超去年总量
社会12-13
-
“娘家温度”,点亮职工“诗和远方”
社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