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河长讲述治水故事:黑臭河变身鹿城最大滨水公园
核心提示:记者昨天跟随50多岁的“省优秀基层河长”卢晓敏巡河,听他讲述温瑞塘河吴滨段曾经的诗意与“洗白”的故事。
温州网讯 今天是第24届“世界水日”,从今天到3月28日是第29届“中国水周”。在这一片“水声”中,记者昨天特地跟随50多岁的“省优秀基层河长”卢晓敏巡河,听他讲述温瑞塘河吴滨段曾经的诗意与“洗白”的故事。
曾经诗意盎然的河道
变成了流动的垃圾场
“对面吴桥港,西山第一家。有林皆橘树,无水不荷花。竹下晴垂钓,松间雨试茶。更瞻东挂彩,空翠杂朝霞。”这首宋代著名文学家叶适的《西山》,正是对市区吴桥一带景色的赞美。
昨天下午,记者跟卢晓敏来到位于市区吴桥的吴滨巷滨水公园。作为鹿城区南郊街道三板桥社区的党委书记,卢晓敏对辖区内的这片水域再熟悉不过。他说,看到现在的景色,很难想象几年前的那般浑浊与恶臭,连路过这里也成了折磨。
郑老伯在这一带生活了60多年,他说,这里原先很美,白墙黑瓦、河里种着荷花,有鱼也有虾,水很甜用碗舀来就可以喝。10年前,他还是吴滨巷一间鞋厂的车间主任。“大概在1985年以后,这里的小工厂越来越多,我们这里主要做鞋,想做鞋就得加工皮革,产生的臭气跟脏水与日俱增。后来还有一些五金厂、塑料模具厂也开进来。”
他回忆,当时这里开着一个煤炭焚烧发电厂,每天冒出滚滚黑烟,到了1990年以后,这里的水已经没人敢吃了,再过几年,除了工人跟做生意的,已经没什么人愿意到这里来。
邱先生在另一家工厂当过6年的保安,由于实在受不了日益恶化的环境,在一次连咳半个月还好不了后,换了份工作。“前几年这里的河水稍微一搅动就成了‘墨汁’,由于工厂多,租住在这里的务工人员也多,很多人喜欢把生活垃圾丢在里面,尤其是夏天,河道简直是个流动的垃圾场,严重的时候,河面上漂满了塑料袋跟方便面盒子之类的东西,还臭气熏天。”他说。
建鹿城最大滨水公园
里面没有一个垃圾桶
卢晓敏在三年前也来过这里。那个时候,也是温瑞塘河吴滨段最脏最臭的时候。“当时这里几十家大小工厂都被拆除,灰尘很大,河里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他介绍,工厂拆了,主要污染源就没了,可河道附近都是居民区,住户们看到河道这么脏,便更加无所顾忌,把更多生活垃圾丢进去。
去年开始,卢晓敏担任这里的河长,他的保洁方法很传统:先带领社区干部捞取垃圾,再组织社区里的党员与学生分批来帮忙,在这一过程中,他招募了不少志愿者,每个月都安排几次清洁河道的活动,一段时间坚持下来,河面上大部分垃圾都被捞干净了。
颇为新潮的是,他的同事介绍,他们还组织志愿者学习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定期向河道内投放环保酵素清理河水。
但卢晓敏总结道,最重要的还是靠身体力行的宣传,光凭社区组织几次活动,不可能保证河道永远干净,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志愿者“不断地捡垃圾,认真到让老百姓看了都不好意思再丢垃圾”。这种方法效果很明显。
如今,原先的黑臭河跟脏乱河岸,已被整合成一座集开放、亲水、生态、人文等功能于一体的亲水公园。这座公园面积为12911.03平方米,相当于两个九山河那么大,也是鹿城区最大的滨水公园。
出人意料的是,这么大的滨水公园,连一个垃圾桶都没有,河道与河岸却很干净。卢晓敏分析道,越是干净漂亮的地方,人们越不会丢垃圾,只要保持这里的干净漂亮,丢垃圾的人自然就少。他现在几乎一有空就去河道转转,基本能保持一周三巡,还制订了长效的巡查机制。
因工作出色,卢晓敏被评为“2015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基层河长”。
排污口上造起观景台
废弃红砖铺成公园路
卢晓敏带记者看了一座“碧波观景台”,台里有两处大型机械取水口。他说,这两处取水口属于一座已停工的煤炭焚烧发电厂,由于这一带原先没有进行截污纳管,那些工厂的污水都从取水口直排进河道,现在建设方特地把它们保留下来,警示后人。
据公开资料显示,建设方特地将工业元素融入园区风景。园区里有一处休闲长廊,原始旧厂房拆迁后留下的立柱建成两层长廊;长廊座椅利用原厂房拆后留下的不锈钢制成。而长廊外的花坛边栏就用生锈的铁皮包裹而成,“我们就是要它生锈,这样才有工业特色。”建设方相关负责人说,通往二层的梯子也是原厂房保留下来。此外,设备迷还可以在公园里看到工业设备、重机械。这些都被保留下来制成了雕塑。
郑老伯和邱先生工作过的两家工厂也被“回收利用”,工厂墙体的红砖被用来砌筑园路、座椅、景墙。他们现在常会带着家人,沿着红砖路,顺着河道走上几遍。
来公园闲逛的市民越来越多,离开前,记者还看到几名老人在河边支起鱼竿,其中一人说,两天前有人在这里钓上一条一斤多重的鲫鱼。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