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谣言盘点:"大妈碰瓷玩具车"、"充气堡爆炸"上榜

来源:人民网作者:2016-04-08 08:56:26

  3月,山东疫苗事件备受关注,衍生谣言随之扩散;“充气蹦床爆炸”等热点事件被移花接木夸张传播;“吃大盘鸡感染禽流感”、“抢孩子”等旧谣改头换面卷土重来……“求真”栏目对3月谣言进行盘点梳理,推出“盘点3月十大假新闻”榜单。

  专家点评: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郭小安:从传播动机来看,3月的假新闻夹杂着大量的形象管理动机与利他主义情怀:一方面,诸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类谣言往往正是出于亲朋好友们的“苦口婆心”和“利他情怀”,另一方面,“博闻强识”、“社会责任”、“见贤思齐”等形象展示和维护也是谣言传播的主要动机,因此从内容上看,谣言多集中在心灵鸡汤、生活健康、公共安全、爱心转发、奇闻异事等领域。[详细]

  2016年3月谣言盘点:

  1、一女网民传播疫苗谣言被处罚

  传闻:3月山东疫苗事件在朋友圈刷了屏,各种谣言随即趁虚而入,3月23日福建莆田市一女网民在微博发布疫苗谣言称“昨日埭头2月大婴儿注射疫苗身亡事件始末太可怜了宝宝才来到这世上仅仅两个月就被毒疫苗剥夺了生命,希望这样可怕的事情不再发生!……”该言论造成恶劣影响。

  真相:3月24日,莆田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官方微博“莆田网警巡查执法”发布情况通报称,该事件实为2014年3月18日在莆田市秀屿区发生,而非网传“昨日”发生,且经市相关权威部门认定,孩子死亡与疫苗没有直接联系。经民警教育训诫,发布谣言的女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删除谣传文章并发表了澄清声明。因山东疫苗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相关的谣言还有“在某地打疫苗是有问题的”、“某种疫苗是有问题的”等等。[详情]

  2、有人因吃大盘鸡感染禽流感死亡?谣言卷土重来

  

  传闻:微博、微信朋友圈有消息称:“XX地一市民昨天下午因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25岁,孩子1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紧急通知,暂时别吃鸡肉鸭肉。因XX县5570头家禽已感染。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预防永远胜过治疗。看到,群发扩散。”还有改变版本称“有人因为吃鱼而感染了SB250病毒导致死亡”等也被大量传播。

  真相:小编搜索发现这则“因吃大盘鸡导致感染H7N9禽流感”的谣言早就在网络上传播,隔段时间就变换地点等要素卷土重来,陕西、安徽、河南等地都曾“榜上有名”。多地政府、警方已经对各地感染病毒死亡的消息辟谣,多名造谣者也受到了拘留等处罚。无奈谣言就好像是牛皮癣,怎样都除不掉。而至于SB250病毒,早在去年就已经被多地疾控部门,卫生计生部门辟谣称并没有此种病毒。

  3、上海精子库辟谣:“二孩”后库存还有优质精液库存变少

  

  传闻:近一段时间,一则“精子库精源短缺”的消息在网上疯传。消息称:“紧急紧急!上海精子库库存告急!现紧急招募捐精者,凡是符合要求的捐精者都可获补助换购iPhone6S!”,甚至有消息说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让本已货源紧缺的精子库更是达到了无货可用的程度。

  真相:3月28日,上海人类精子库相关负责人陈向锋紧急辟谣,从上海人类精子库2003年露面以后,精子库一直供不应求,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人类精子库的储存任务更加吃紧,但远远没有到用光的地步。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捐精的队伍,两三年前全国精子库都提高了奖励额度,目前,在上海捐精最高有6000元的补贴。遗憾的是,捐精者体检合格率在下降,四分之三的人在体检中被淘汰。

  4、大妈被嘲讽碰瓷玩具车”:真骨折没碰瓷

  传闻:3月23日,网络上一段时长为17秒的以“大妈碰瓷玩具车”为题目的视频被大量转发。视频中一位大妈坐在地上,手扶着旁边的玩具车,旁边的人议论纷纷。一些网民戏称,“碰瓷碰出新高度”、“女司机无证驾驶负全责”等等。被撞倒的老人成为舆论焦点。

  真相:这段视频拍摄于3月21日重庆巫山县中心市场,事情经过是一个小女孩的玩具车刮到老人,致使老人摔倒。23日,一位自称是巫山台记者的“carilillil”网民在微博上称老人并非碰瓷:“发生碰撞后,小女孩家人及时将受伤老人送医院检查。经检查,老人小臂桡骨骨折,先正在医院救治,老人家属表示不会因此敲诈勒索小女孩家人,只需负责治疗即可,同时,对小女孩家属提出的找护工护理的建议也予以婉拒,认为不必花钱请护工,自己照顾就好。”25日,央视也报道了此事件,对当事人双方家属进行了采访,老人确因玩具车摔倒导致桡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同时,发布这段引发争议的视频的网民已经在网上道歉。

  5、“抢孩子”谣言频发多名造谣者被处罚

  

  

  (网警辟谣的微博)

  传闻:近年来“拐卖孩子”、“偷、抢孩子”、“小孩子被盗取器官”等谣言频发,3月初,网传江西省南昌市某些地区传出“拐小孩”并且“割肾”、“盗取器官”的相关消息。中旬,广东省一些地区的微信朋友圈中又出现了几起抢孩子的消息。月末,江西德兴、河南安阳汤阴县等地再次传出了“抢孩子”的事件。每起谣言,不是配有血腥图片,就是宣称公安局证实,更有甚至,直接以受害人朋友,亲戚、事件见证者的身份去造谣。

  真相:上述地区的谣言,各地民警均已证实为虚假言论,造谣者不同程度的均受到了处罚。记者搜索发现,类似涉及孩子的谣言,年年都有,并且全国多地均有改编和转发。谣言中抢孩子的时间、地点十分具体,甚至整个事件过程叙述都很详细,并且为了证明消息可靠,往往假借权威,套上“公安机关已经证实”等词句。孩子问题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造谣者就是基于家长这种心理,博人眼球。希望每一位家长都多一份理智,不要被这些字眼刺激,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6、多地充气蹦床爆炸?谣言!

  传闻:3月28日上午,一则“菏泽巨野龙固罗庄双月湖充气床爆炸”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消息称,“龙固罗庄双月湖,充气蹦蹦床炸了,满天都是孩子,旁边的树都炸断了,以后千万别让孩子玩了!120拉好几车还没拉完孩子!”。该消息还并附有一段所谓的“现场视频”,视频内容显示“一个大型的充气城堡散落在地,还有人跳进湖里往外拉孩子,现场一片狼藉……”

  真相:经山东菏泽市公安机关核实调查,菏泽巨野未发生此类事件,巨野辖区内也没有所谓的“罗庄双月湖”,该消息为谣言。散布该谣言的网民付某某被巨野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7日。记者通过搜索发现,“充气城堡”事件最早发生在山东临沂。3月26日下午,临沂市罗庄区双月湖公园一个大型充气儿童城堡被风刮倒,导致9名儿童受伤。该事件随后被改编成多个版本在网上传播,或被冠以不同的地名,或将“充气城堡被风刮倒”改编成“充气床爆炸”等吸引人眼球的标题。除山东菏泽外,山西太原、福建福州、泉州等地网警均已辟谣,谣言散布者也因违法被行政拘留.

  7、闻香皂会晕倒?前几年的谣言又来了!

  

  传闻:“紧急通知,大家一定要转告。有几个人拿着香皂到家里推销,说你闻着香皂,可香了,等你一闻,一两分钟时间就晕过去了,他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走了,大家一定要转发到群里……”近日江苏淮安市的一些小区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引起了关注。

  真相:当地警方表示,并未接到此类报案。记者搜索发现这条“通知”从2013年开始就以各种版本出现在全国不同的城市,除了地点和受害人偶有改动外,内容几乎并无二致。而类似的信息在外地出现后,各地警方也都曾辟谣,然而该信息还是四处被转发。[早前报道]

  8、北京人力社保局:“交5万社保领养老金”是谣言!

  传闻:网上流传着一则北京社保政策称,“现在每人交5万元,此后每个月可以领取1200元养老金,而且是无限期领取这笔钱,这个社保业务是联网的,全国都可以查得到缴存社保的记录”。

  真相:对于传言“交5万社保就能领取养老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给予了否认。该局咨询热线12333答复称,没有工作的北京城市市民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补交社保,社保累计达到一定的年限后,即可按照相关规定领取养老金。

  9、河北有统一规划“北三县”考虑辟谣京津冀共管

  传闻:一则“北京河北共管燕郊大厂香河”的消息称,廊坊将对下辖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以下简称为“北三县”)三地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此外,三地的用地规划、人口总量指标以及建筑规划都归属北京通州区政府和河北廊坊市政府共同管理,而三地的公务员人事任命、行政级别等完全归属河北省政府管理。

  真相:廊坊“北三县”因与北京通州相邻,近年来不断有消息称“三地有望归属北京”。随着北京行政副中心在通州落定,此类传闻更多。廊坊市政府部门相关人士称,这则“京冀共管河北三地”的消息,不是官方消息,目前没有与北京共管的政策出台,该消息不实。但同时也指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三河、香河、大厂在内的廊坊“北三县”有统一规划的考虑,称“怎么管、怎么做,还没有最后敲定,现在有个初步想法,但也要走官方的渠道。”

  10.南昌交通事故让“全国各地孩子”背黑锅

  

  传闻:近日,一段所谓“熊孩子驾车撞人致多人死伤”的视频,在微信、微博上传播。并配以文字称:“深圳龙华建设银行路口,家长下车买东西没拔车钥匙,几岁的孩子驾驶,造成3死4重伤10轻伤。惨案!后面追车的是孩子家长。”搜索发现,该视频的还换了其他地点在各地传播。

  真相:3月10日,深圳网警辟谣称,这是一则虚假消息,该视频实际为今年1月份发生在江西南昌的一起交通事故,并非在深圳龙华。早在1月12日,“南昌发布”微博就对这起事故进行过通报,称交通事故造成12人受伤,但并没有人员死亡。以“家长忘记拔钥匙,熊孩子偷开车撞人”为题来传播的谣言也并非首次。1月1日,发生在宁波慈溪的一条小汽车连续撞路人的视频也曾被网民这样传播过,事故真实原因是因肇事司机无证驾驶,心理紧张误将油门当刹车导致。[详情]

  专家点评

  公共安全类假新闻易传播夹杂网民形象管理动机与利他主义情怀

  点评人郭小安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

  从传播动机来看,这些假新闻夹杂着大量的形象管理动机与利他主义情怀:一方面,诸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类谣言往往正是出于亲朋好友们的“苦口婆心”和“利他情怀”,另一方面,“博闻强识”、“社会责任”、“见贤思齐”等形象展示和维护也是谣言传播的主要动机,因此从内容上看,谣言多集中在心灵鸡汤、生活健康、公共安全、爱心转发、奇闻异事等领域。

  通过盘点2016年3月的假新闻,我们发现公共安全类数量仍然居于主体,此类假新闻频发,既有突发事件,如山东疫苗事件所致,也有常规的恐慌与警示,如交通事故、充气蹦床爆炸等,还有一些是流传已久的“迷药”、“抢孩子”、“禽流感”等死灰复燃,联想到之前在微信朋友圈反复传播的“兜售望远镜取眼角膜”、 “一闻即倒的迷魂药”、“鸡蛋砸玻璃抢劫”、“徒手掏路人心脏”等,可以发现此类谣言往往是换个时间、换个地点和换个主人公,反复传播,俨然已经变成一种都市传说和集体记忆。事实上,很多迷药案、割肾案其实就是受骗案。骗子利用人们迷信或者贪小便宜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而在知道被骗后,受害者往往不想承认自己受骗或不想承认自己是被贪欲所支配,此时,迷药、割肾等成了他们掩饰自己失误的最好借口,是他们贪婪欲望被揭穿后的遮羞布。

  此外,最近有关社保、民生类型的谣言也频繁出现,此类谣言往往夹杂着公众的某些不满和期望,可称为“白日梦型谣言”、“玫瑰型谣言”,此类谣言一般不具有破坏力。比如最近流行的有关社保政策谣言称,现在只需每人交5万元,此后每个月可以领取1200元养老金,而且是无限期领取这笔钱,此类谣言一方面折射出部分公众对当前社保政策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承载了他们希望改善的期许。联想到之前的“手机单向收费”、“公务员加工资“、“房价下跌”、“房产税开征”、 “税收起征点提高”、“春节假期变长”等谣言,它们都属于“期望类谣言”,对此,我们应该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

  大量公众号、微信群给谣言提供了更快捷传播的载体。相比微博谣言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微信谣言则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的沉淀时间更长,很难及时监测和预警,因此经常出现“死灰复燃”的现象。从传播动机来看,微信谣言传播动机中除了夹杂着利他主义、社会责任、形象管理、分享快乐等动机外,其中也不乏一些造谣者出于获得不当利益、报复社会等动机,制造恐慌,混淆视听。因此,对于微信谣言的治理,应该做到系统化和差异化,对一些动机不纯、破坏性强的谣言应该进行坚决铲除;而对于带有公众恐慌、焦虑、求知的谣言应该及时沟通、告知真相,对于承载公众愿望的谣言应该宽容对待,并借此窥察社会心理。

本文转自:温州网

编辑: 林晶晶|责任编辑: 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