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劳力不敢去县医院 谁能给贫困渔民一笔看病钱
动态跟踪:
【善款送至池昌贵手中】5月12日,温州网记者与浙江省和平慈善基金会将本次募捐善款送至池昌贵手中。【详情】
【捐助项目完成】5月6日,“扶贫圆梦:渔民池昌贵的愿望”项目完成募捐,筹得善款2000元。
【浙江和平慈善基金会捐款5000元】4月27日,浙江和平慈善基金会为池昌贵医疗救助捐款5000元。
【乐善365发起募捐】4月25日,《丧失劳力不敢去县医院 谁能给贫困渔民一笔看病钱》报道刊发后,乐善365温州网络公益捐助平台发起“扶贫圆梦:渔民池昌贵的愿望”爱心募捐。
温州网4月25日讯(记者 王建平 黄梦思) 苍南县马站镇兴霞村,52岁的池昌贵无力地靠在自己家棚屋的躺椅上,望着对面妻子一个人孤零零、用力干活的身影,眼眶湿润了。
多年的身体透支,让这个50多岁的大男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就靠一个女人支撑着。
经济拮据,不敢去县医院看病
事情还得从10多年前说起,由于山上自然生存条件恶劣,兴霞村在2003年搬迁下山,下山的山民转型成为渔民,池昌贵一家也是其中的一户。下山后老池向当地渔民学习如何出海打渔。那时候的老池,感觉全身都是力量。在海上的日子,冷了饿了,喝一大口酒进去,人又活泛过来了,一家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不过,到2007年,由于身体长期透支,老池的身体越来越差,两腿无力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到马站镇医院去检查,才知道心血管出现问题,酒精肝也已经非常严重了。从那时起,老池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经济情况的拮据,让他至今不敢去县医院治疗及确诊。而女儿远嫁福建,经济条件也不好,儿子则到温州一个亲戚公司打工勉强养活自己。所有的家务操持重担,都落在了妻子王华贵身上。
4块5的菜吃一天 棚屋一住3年
3年前,村里向上级部门争取到部分资金,在老池原来居住的房子地基上盖渔民新村。老房拆除后,由于无力租房,老池一家便在旁边的一个位置用油毡搭起来一间简易棚屋,将就住下。
4月22日,记者走进老池家看到,这是一个用废弃的木板、油毡等“缝缝补补”起来的棚屋。里面的面积非常的小,一个煤气灶,一台老旧的电视机,一张床,就是他们最值钱的东西了。饭桌上,放着三盘剩菜:一盘钉螺是村里的村民给的,一个菜是螺丝的边皮,本来是渔民买去养海参的,也被他们买来自己吃,因为便宜。还有一盘自己腌制的咸菜,一块豆腐乳,加起来不超过4块5毛,这便是他们一天下饭的菜了。
丧失劳动能力的老池,每天只能坐在自己的棚屋发呆。自今年开始,由于没钱买药,治病的药不得不停掉。妻子王华贵每天早出晚归的去做些海鲜的小生意,一个月下来,也只能勉强赚个1000块左右来维持夫妻两人的生活。去年下半年,王华贵骑车摔了一跤,把手碗摔成骨折,村里补贴给她500元钱去治疗。最终,王华贵还是没敢去医院。
期待台风来临前搬离棚屋
今年,村里的渔民新村建成完工,老池家本来分到两间房屋,无奈家里经济条件太差,只好利用卖掉其中一间的费用,为儿子留下一间将来结婚用。
年初的时候,旁边的房子都已经开始进行装修了,老池的七个亲戚看他们家实在太困难,便帮忙一起凑了点钱给他们进行简易装修。
为了省钱,搅拌水泥、挑石运沙等,妻子王华贵什么活都干。即使这样,装修最终也由于钱不够而不得不停工,期待住进新房的夫妻俩每天只能在几平方的棚屋里远远的看着新房叹气。
愿望:希望治好病,住进新房
据兴霞村村书记黄崇超说,村里目前最困难的就数老池家了,他们一家向来是老实本份人,如果老池身体能好起来,这个家就有希望了。村里也经常会接济他们,但必竟是杯水车薪。黄崇超希望,如果大家一起来合力帮助他们一把,他们的困难一定会过去。也希望通过媒体,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一家目前的困境,施以援手,给他和他的家人带去生活的希望。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去县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让身体好起来,早点告别住棚屋的日子,不用在台风季节担惊受怕,是老池夫妻最大的愿望。我们也呼吁,全社会一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家庭,度过难关。只要大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风雨之后,必见彩虹。
任何希望提供帮助的网友,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为渔民池昌贵进行捐助,也可以登陆乐善365温州网络公益捐助平台进行定向捐助,或拨打乐善网热线:0577-56686548联系捐助事宜。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