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富源:奏致富“六部曲” 期待融入“大渔寮”

来源:温州网作者:2016-06-07 09:04:00
核心提示:
  编者按:温州是全省民族工作的重点市之一。最近召开的全市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包括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市的全面小康。

  为助力党委政府精准施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温州市委统战 部联合温州网从6月初开始陆续推出系列报道《看温州民族村如何奔小康》。系列报道将通过挖掘平阳、苍南、文成、泰顺等地少数民族村庄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以及特色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等优势,利用网络媒体快捷互动传播渠道,为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鼓与呼。

  温州网6月7日讯(记者 黄梦思)苍南县岱岭畲族乡地处偏远,南与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毗邻,西与福鼎市佳阳乡接壤,曾是一个贫困的小乡村。

  2001年,岱岭乡的朗腰、南山、斗湾、龙凤4个行政村合并成一个村,取名为“富源村”,旨在希望这个小乡村摸索出一条致富道路,同时让村民牢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今天的富源村不负众望,走出了一条“六部曲”的发展新路子,成为山区畲村扶贫开发的典型,2012年荣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被誉为温州市扶贫开发示范村。

  171户村民主动下乡入住“新家园”

民族特色村寨(畲族文化风情园)全景照

  目前,富源村共有365户1501人,其中畲族有180户共718人。这是一个与大山分不开的乡村,过去多数村民居住在山上,为了扩大中心村聚集,加快新农村建设,富源村积极探索统一下山搬迁的鼓励机制,为村民理出一块“新家园”,解决“住”的问题。

  “根据下山移民政策,为村民提供地基,除了政府补贴一部分以外,村民需要自筹一部分。”村主任陈书宝说,经济条件优越的村民可以建房3、4层,大约需要自筹7万元左右;经济条件一般的村民可以建房2层,自筹5万元左右,村里多数村民选择建房3层。

  从2003年至今,富源村下山移民已开展四期,累积搬迁129户523人,今年年底将搬迁第五期42户167人。

  特早熟蜜柑基地让村民安家乐业

岱岭畲族乡蜜柑采摘节

  下山安家的富源人深知乐业的重要性,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土地资源,发展产业带动经济的致富之路。

  经过多方探讨,富源人走出了村集体牵头开发和农户土地入股相统一的模式,成立了特早熟蜜柑合作社。合作社由村集体出资金,农户以土地入股,既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2007年,特早熟蜜柑开始建设,从最初的308亩到如今的1000亩,目前已出产508亩,220户农户入股。

  近年来,随着基地开展蜜柑采摘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光临,去年温州有10多个旅行团专门推出了99元蜜柑采摘活动,成为温州市民追捧的旅游项目。除此之外,特早熟蜜柑基地还接待了50多个省内旅行团,接待游客达2000多人次。去年,入社农民年户均增收7000元,从业农民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

富源村的来料加工点

  另外,富源村与福建省福鼎市等厂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发展以环保袋加工为主的来料加工,带动1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上班”,月收入可达2000元,有效地解决了闲置劳动力和妇女就业问题。

  富源村通过四村“转并联”、下山移民、培育蜜柑基地、创新融资、来料加工、统筹整合规划旅游发展蓝图等“六部曲”,走出一条具有畲族文化特色的致富新路子。

  采风团支招:打开“大门”积极融入渔寮旅游版图

  富源村毗邻渔寮,两地车程只需10多分钟,民族村奔小康采风团认为,将富源村融入大渔寮,借助渔寮的旅游知名度及影响力,发展本村畲家民族特色的旅游观光资源,打开富源村的“致富之门”。

  目前,富源村已经将6亩多的空地开辟为停车场,可容纳100多辆私家车,有效分担渔寮景区的车位紧张,吸引游客前来住宿、吃饭。

  待时机成熟时,富源村可利用家中闲置的民房发展具有畲家特色的民宿、农家乐,并成为大渔寮旅游中转站,为村民提供致富的出路。

扫描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黄梦思|责任编辑: 黄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