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老伯废墟中守着240年的老宅:我真舍不得它被拆!

浙里温州 2016-06-16 16:55:00
查看评论

  眼下的温州,城中村改造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未来5年,全市70个行政村将旧貌换新颜。

  这个夏天,推土机的声音响彻在温州市龙湾区底岭下村。作为城中村改造的首批村庄,底岭下村年初就已基本完成了签约和搬迁。

  拆除工作正大刀阔斧的推进,许多村民们盼着自己的新房能早日建起来。

  只有张老伯例外。村里早已是废墟一片,可张老伯守着240多岁的老宅,不愿搬走。

  张老伯拿出家谱。“这房子在我老太公手里就盖好了,住过太公、曾祖、祖父、父亲、我、我儿子、孙子这七代人。”

  今年77岁的张老伯,名叫张谨春,从出生至今,已在老房子里度过77个春秋,有4个儿子、2个女儿。如今,他和妻子、二儿子一家依然住在这里。

  这是一座典型清代浙南民居建筑。门台是这样的。

  院内屋檐由手工打磨的精砖垒就,飞檐翘角上的兽首虽然已在文革时期被拿掉,但也难掩砖瓦的细腻、弧度的优雅。竹、花、“福”字等各种题材的雕花石刻,精美的让你惊讶。

  屋内的精工细雕更是随处可见。

  “这些可不算什么”,张老伯的儿媳妇小兰翻开手机。下面的这几张木雕花板就是她几天前从屋檐上拆下来的。她说,被这些老物件美呆了。

  张老伯的妻子摸着门台上的这些精砖,有些自豪的说:“当年我嫁过来时,我阿公就告诉我,这些砖烧制出来后是反复打磨过的。以前的大户人家才能盖的起这样的房子。”

  而地上的这种石板条,中间微拱、两头下挂。天一下雨,水就往两边滚,老院子的道坦很快就能变干。这便是老祖宗造房的智慧。

  几乎每间屋的角落里,都摆着一两件旧家具。

  屋内的生活场景,也总能将人拉回到过去。旧春联、老式木质盥洗台、旧灶台.......

  张老伯一家依然用老灶台烧饭。

  将田里的麦秆晒干,用来引火。

  屋后的那进老房前几天前被拆了,张老伯一家觉得好可惜。本来这是一个门台的两进院子,连在一块的。

  如今,拆完的废墟堆里,随处可见一些碎瓦片、老瓦滴,令人心疼。

  龙湾文物部门介绍,张老伯的老房子始建于清乾隆至嘉庆时期,是“底岭下古民居群”中的保存较好的一栋。

  “底岭下古民居群”原有四座大院组成,当地俗称“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其间有曲径、花苑、书院互通连接,构成一个合院式建筑群落,基本保存着清代建筑格局。每房都拥有一个清式门台、两三进的院落,院与院相连。张老伯的房子是其中的“四房”。

  前段时间,温州市文保所在现场勘测后,也对底岭下村老民居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

  给予的评估意见是这么说的:

  一、底岭下民居是龙湾区现存非常少有的清代民居群,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是研究温州清代民居建筑的实物资料。该民居群曾在2002年浙江省文物普查和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登记,具有较高的价值。

  二、底岭下民居院落形式上多为四合院,天井宽畅,采光充足,建筑形式灵活,宅院中陈设简朴,梁架多不事漆髹等,其间有曲径、花苑、书院互通连接,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传承地方文化有着较大的作用。

  “这样颇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群面临被拆的命运,直接原因就在于未被列入文保单位。”龙湾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列入文保单位,需要建筑的所有者提出申请。然而,原来这片民居建筑群中,住着几十户人家。纳入文保单位,就意味在修缮、改造过程中有许多“条条框框”,许多住户不愿意。没纳入文保单位,也就使得有价值的老房子在整村改造时,少了“保护伞”。

  “其实,如果能将这片古民居群保留下来,做成古色古香的博物馆,不是挺好的吗?”过去两年,龙湾区政协委员王珠几次来到这片老宅,也为保护老宅写过提案。

  “可以将龙湾区整村改造中的一些文物级建筑,整体迁至某处。”龙湾一位文物界人士指出,未来5年,龙湾有24个村正在或即将进行整村改造,不少村中都有一些文物级建筑。如能将这些历史建筑集中迁至一个地方,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希望政府部门能将老宅保存或转移掉。真不好办的话,由政府接收管理也可以,给下一代人传承下去,后代可以来参观参观。”希望将来,这间老房子能得偿所愿,被保留下来,让张老伯和子孙后代的念想成为现实。

  延伸阅读〉〉〉

  这个美国人,花1.25亿美元搬走了一栋徽派建筑

  说到老宅,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故事,或许你还会有更多思考。

  1993年,一位名叫南希·波琳的美国女士到安徽休宁县黄村旅行,看中了一座老宅。

  这座老宅名唤“荫余堂”,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一栋拥有200年历史的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当时已没人居住,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南希说服美国一家投资公司出资1.25亿美元,买下了荫余堂。耗时7年,荫余堂拆下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装了满满19个集装箱,被运到了美国萨勒姆镇迪美博物馆,并按原样重新打造。

  2003年6月,荫余堂终于正式向公众开放,第一天参观人数就突破一万。

  这是一个让人感慨万千的故事,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背后值得我们深思,美国人大费周章,把一座被中国自己人忽视的古建筑一砖一瓦地搬到大洋彼岸,重新搭建起来展览给后人,为什么我们却对自家的文物漠不关心,视若无睹?

  张老伯家那座240多岁的老宅,最终会是哪种结局?

  来源:浙里温州微信公众号

  记者:徐齐 如珏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