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这三年改革发生了什么变化?成绩单在此
自2013年11月以来,泰顺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上下联动、合力攻坚,扎实推进深改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取得了积极良好成效。
改革实施成效情况
聚焦重点改革驱动转型。如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改革为载体,确立了打造“廊桥国家公园”的目标定位,着力推动县域发展空间整体转型。如以旅游主业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推动生态产业转型。
创新亮点改革打造样板。依托生态等自身优势,按照“自选动作谋特色”的要求,创新推行要素生态化配置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山区绿色GDP考核模式和指标体系,在省市层面乃至全国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如跨区域生态移民机制改革,实现了生态保护、下山移民和新型城镇化三者间有机融合。如农业企业股改挂牌,原态农业作为温州农业企业第一股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等等。
狠抓试点改革助推发展。近三年来,除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以外,我县还先后承接系列国家及省市改革试点,均取得有效进展:如依托罗阳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改革, “小县大城”战略持续推进,农民进镇入城步伐加快。如“网上办证明”试点,获得了上级肯定和群众好评的双重效应。
突破难点改革激发活力。近三年来,我们始终着力通过改革转化成最现实直接的红利惠及群众,如全面深化“四单一网”改革,草拟了负面清单,深化行政权力运行系统建设,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网上运行。如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农村“三权”抵押担保方式,农房抵押贷款取得突破;农村土地确权流转、林权改革等均走在全市前列。如深化金融综合改革,推进企业股改挂牌工作,浙江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泰顺第一家本土企业、温州农业企业第一股,于10月底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等等。
特色改革开展情况以及复制推广价值
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改革。创新实施“跨区域生态移民区”工程,着力推动珊溪水库库周等重点生态保护区群众及全县农村人口跨区域无障碍集聚到县城。实施该项改革以来,县城城市空间、城市生态等各方面都有了系统提升。去年新增下山移民10000人以上,常驻人口近80000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15平方公里。
旅游主业化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县旅游局与廊氡旅游功能区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增强部门乡镇旅游发展职能。在25个涉旅部门及10个乡镇增挂旅游发展科。完善A级景区创建机制,廊桥文化园、乌岩岭创成国家4A级景区。去年,我县旅游业产值增速全面加快,游客成井喷态势,预计全年实现旅游综合产值15.27亿元,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分别增长16%、19.12%。全县旅游产业、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明显提升,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撑。
2016年特色改革开展情况
1.跨区域生态移民机制改革。重点推进珊溪水库、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以及重点地质灾害及隐患区群众整村搬迁,逐步实现全县农村人口可跨区域无障碍集聚到县城。改革的试点载体是罗阳镇“跨区域生态移民区工程”,总投资11亿元,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计划安置1.5万人。目前已完成投资3.1亿元,完成异地安置730户约3000人。
2.“网上证明”便民服务试点改革。“网上开证明”是以“互联网+政务”改革为引领,以“服务零距离,办事一站通”为目标,在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率先试行“网上开证明”便民服务。该项改革实施后,凡是泰顺辖区居民,在任何地方都只需登录网页,选择对应业务,填写相关信息,上传证明所需的材料,工作人员将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出具结果或者办理意见,真正实现不出家门就可办事。除此以外,还将陆续推出手机APP平台以及“网上办证照”“网上缴费”等几项新应用,让改革更多惠及民生、方便群众。
3.扶贫资金互助组织建设。目前,全县共设立107个扶贫资金互助组织,累计提供扶贫小额贴息贷款3.3亿元,发放扶贫资金互助借款6775万元,帮扶农户1.2万户,为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实现由营养“输血”向功能“造血”转变。在扶贫方式上,实现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在扶贫导向上,实现由“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自互助组织试点开展以来,泰顺全县未出现1例逾期还款,到期还款率100%。
4.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建设。泰顺创新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项目,鼓励科技特派员“变指导为亲为,变流动为固定,变零星为集中”,推动科技成果在农村更好地转化应用。加快推进总投资260万元的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服务中心建设,启动智能温室大棚建设;从三年特扶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的建设,对纳入园区孵化的企业、项目给予重点补助。完成投资260万元的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服务中心的建设,并开始装修工程,加快推进5000平方智能温室大棚建设中,完成框架搭架工程。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