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的煤球记忆,那指缝间未曾褪去的颜色
全城瞩目的“2016世界温州人大会”将在中秋节拉开帷幕,为迎接世温会的到来,2016世界温州人大会组委会、中国银行温州分行特别推出——“述说E时代的瓯越乡愁”征集活动,与天下温州人共叙乡情、共话乡愁。
如今,当你在厨房轻松地用着煤气灶、电磁炉等炊具烹饪美食时,你是否还会想起上个世纪,每家每户做饭离不开的必需品——煤球。
65岁的木春肖说起自己那段“捣煤”时光,仍免不了感慨:那指缝里褪不去的煤球粉颜色,是对过去最好的证明。
煤球卵、烟囱煤、手工煤、蜂窝煤……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总能一口气说出好多关于煤球的趣事。这期“述说E时代的瓯越乡愁”,我们来听听木春肖讲述属于那个时代的“煤球记忆”。
▲煤球炉留存在很多温州人的记忆里
在温州市区茶山街道,你若打听“煤球肖”,几乎人人都知道你要找的就是木春肖。从1982年开始做煤球生意,他与煤球打了30多年的交道。
▲木春肖分享“煤球往事”
最初,老木从城区煤票富余的人手里买票卖煤,生意做大后,就干脆办了个煤球厂,批发供煤。煤球厂生意最旺时,老木供应的煤球几乎占据了茶山、南白象一带煤球市场的半壁江山。
▲煤球
老木回忆说,最初人们来买煤都是用来烧饭做菜的,因为蜂窝煤比烟囱煤、柴火更耐烧。而当时,煤球、煤粉和粮食一样,都需要凭票购买。因为生产能力有限,煤球往往供不应求,顾客为购买煤球常常要排一整夜的队,有时甚至要排上几天几夜。
▲煤球用来烧饭做菜
“许多家庭为了买煤更是全家出动,一个人排队站累了换另一个人继续。”老木说,那个年代,很多家庭为了买煤,会使出很多“小伎俩”:比如提前一天晚上就把篮子放在煤店门口占位,等天一亮就跑去按次序付钱、开票、提货。“没办法,家里的灶台等着烧呢!”他说。
▲买煤球需要用煤球票(网络资料图)
但真正让老木的“捣煤”生意迅速打开市场的,是彼时当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制鞋小作坊。那时的制鞋工艺刚起步,技术落后,通常一把剪刀、一把锤子、一个煤球炉,就能做皮鞋了。
▲连排的煤球
制鞋工场离不开老木的蜂窝煤。那几年,老木的煤球厂门前天天是排队等煤的人。从每年正月初四开工到腊月廿七歇业,除了台风等恶劣天气,老木十多年间没有额外休息过一天。虽说钱赚了不少,可每天收工回家,他整个人也黑得跟煤球卵一样。
▲煤球厂旧景
转眼到了1997年,温州的制鞋小作坊在市场竞争中纷纷被淘汰,幸存下来的鞋厂开始转型升级,用上了电烤箱。而家用煤球用量也随着新型清洁燃料的出现而迅速下降。2010年,眼看着煤球消费市场衰落,老木和妻子关闭了煤球厂。
▲成排的煤球
随着煤气灶、电磁炉等炊具逐渐进入家家户户替代了煤球炉,煤球渐渐离开历史舞台,但烧煤的时代却在温州人心中留下烙印。与“煤球肖”一样,温州市民对煤球的感情也深深嵌入了记忆,一如指缝里那未曾褪去的煤球粉颜色。
捣煤过程
排队买煤太过辛苦,有时还不够烧。过去,一些家庭干脆买煤粉自己鼓捣。温州有句俚语“形势大好,煤球自捣”。让我们看看旧时煤球是怎么捣出来的吧!
第一步,堆煤灰。首先找块平地,把收集的碎煤灰堆成一小堆。再在中间挖个大洞,准备向里倒水用。
第二步,盖煤灰。在中间倒上适量的水,不要太多流出来。然后用铲子把煤灰盖上。等二十分钟左右,让水充分的渗透到煤灰里。
第三步,和煤灰。用铲子把渗透好水的煤灰拌一下。拌的时候用铲子把大块的煤灰拍碎。边拍打边调拌,把拌好的煤灰用手抓一下,抓起来感觉松散才可以。
第四步,砸蜂窝煤。取水桶,在水桶里装上适量水。取出蜂窝煤机,在水桶里沾一下水。把蜂窝煤机按压在煤灰堆上,按实后取出。找一块干净的地方把蜂窝煤按压出来。
第五步,摆蜂窝煤。把制作好的蜂窝煤摆放整齐,摆的时候要注意蜂窝煤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一层摆不开可摆两层,第二层的蜂窝煤要放在第一层的两个蜂窝煤中间。
第六步,晒蜂窝煤。放在太阳能晒到的地方晾晒,如果天气好,一天时间就可晒好;如果阴天,还要多晒两三天。这样,晒好的蜂窝煤就可以使用了。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