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不忘初心:当年的“小红军战士”深情回忆长征往事

不忘初心:当年的“小红军战士”深情回忆长征往事

央广网 2016-08-31 17:21:49
长征途中战斗多,危险时时有,用脚板走过二万五千里……

  (记者吕锡成孙永政)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是开国元帅贺龙的故乡,也是白族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聚集区。从1916年贺龙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再到红二方面军从这里踏上长征之路,这里留下了太多的红色印记。8月12日下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忘初心再长征”采访组一行十余人在桑植县城,见到了81年前跟随贺龙长征的老红军彭俊明,亲耳聆听他当年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传奇故事。

  彭俊明老人家墙壁上悬挂着老人的许多照片(央广网孙永政/摄)

  在彭俊明老人家宽敞而简洁的客厅里,记者见到了这位95岁高龄的老红军。看上去,彭老瘦骨嶙峋,身体虚弱,语言表达也不够清晰。据家人介绍,前几天,他还在医院接受治疗。就是记者眼前的这位老人,曾是用“铁脚板”一步步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

  彭俊明老人向记者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央广网孙永政/摄)

  1933年10月,年仅12岁的彭俊明得知,父亲彭南桥已经在红军部队担任独立团团长,并且就驻扎在离家乡不远的永顺县,于是,他便找到红二军军部的军事部长赵继臣要求报名参加红军。在获得赵继臣的同意后,彭俊明加入了父亲所在的独立团。1933年冬天,12岁的彭俊明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红军战士。到独立团后,他凭借着聪明机智、吃苦耐劳的出色表现,很快当上了通讯员。

  1935年11月19号,13岁的他和父亲彭南桥一起,参加了红二军团在桑植刘家坪举行的誓师大会,亲耳聆听了贺龙军团长的动员讲话。贺龙当时在讲话中鼓励大家说:“把敌人打倒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了”。誓师大会结束后,彭俊明随部队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他和父亲也成了红军长征路上的一对父子兵。

  彭俊明老人回忆说,长征出发时是11月19号的晚上,他背着背包、干粮和母亲做的一双布鞋,脚上穿着一双草鞋,和战友们一道,在乡亲们《十送红军》的歌声中离开了家乡。第二天天刚亮,部队来到大庸也就是今天张家界的老鸦口,遇到国民党李觉部的强力阻击,他和战友们奋勇拼杀,和敌人枪口对枪口、刀尖对刀尖,最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据彭俊明老人说,红军在长征途中,前有敌军堵截,后有大量追兵,经常与敌人发生遭遇战。再加上天上有敌机轰炸、扫射,所以红军官兵行军大多是白天休息,晚上赶路,一个晚上往往要走七八十里路。有一次,敌机俯冲过后,贺龙和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等10多人骑着马过来,看到小小年纪的彭俊明,贺龙就喊道:“彭小子,来,上我的马,带你一段路。”但懂事的彭俊明不想让领导照顾,他大声地向贺龙报告:“谢谢首长,管理科的战友们都在这儿,我要和他们在一起。”

  老人回忆说,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一路艰难险阻来到了云南,在云南遇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堵截。可是,贺龙用兵如神,巧设空城计来佯攻昆明。正当国民党军队一门心思守卫昆明时,红军突然掉头直扑石鼓镇,抢渡金沙江。

  长征途中战斗多,危险时时有。有一天,他所在的部队从云南省的祥云县出发,在一座山上突然与敌人遭遇。战斗刚开始时,敌机狂轰滥炸,山上光秃秃的,战士们伤亡较大。彭俊明与两名战士好不容易找到一棵枞树隐蔽起来,但几匹战马来不及牵走,敌机丢下的炮弹把马炸死了,把他们3个人也震出一丈多远。敌机飞走后,一名战士牺牲了,彭俊明幸运地活了下来。

  彭俊明老人的相册集(央广网孙永政/摄)

  采访过程中,老人的儿子彭明格给记者展示了父亲的老照片。据彭明格介绍,1936年10月22日,彭俊明和他的父亲跟随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转战湘、黔、滇、康、川、青、甘、陕8省,历时一年,行程2万余里,进行大小战斗110多次,在甘肃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1947年,彭俊明回到湖南桑植县,1949年到二野司令部警卫团担任班长。1952年复员回地方,1978年退休,1987年落实政策时,被认定为老红军。

  在采访时,记者一边听着彭俊明老人的深情讲述,一边在想,像这样亲身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当年大部分还都是十来岁或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有的根本还是个孩子。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环境,之所以能够从围追堵截中绝处逢生,最重要的一点应该还是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信念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气慨,也就是后人概括提炼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照亮的不应该只是像彭俊明老人这样的亲历者,也应该包括新时代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会时时给我们提供一种前行的力量!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姜蕾蕾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