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雯和廊桥的不解之缘
近日,史雯前往泰顺三魁的薛宅桥原址,访问当地的文保专家。张景星摄
温州网讯 Marina Svensson,中文名史雯,瑞典隆德大学东亚与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教授。
这是印在史雯中文名片上的简介。这位瑞典学者现年55岁,个子偏高,金黄色的长发未及肩,总是整齐地披散着,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她喜欢用中文发朋友圈跟中国朋友们互动,也像许多中国网友一样在朋友圈里转发一些中国国内的热点新闻。
近日,她特地从瑞典飞到温州,为的是泰顺廊桥。
9月15日,泰顺文兴桥、文重桥、薛宅桥等三座国宝级廊桥毁于台风,身在瑞典的史雯第一时间通过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了解到了消息。此后,本报记者深入泰顺现场,发回报道。如9月20日,本报《旅游周刊》曾刊发《风雨过后虹影清浅——写给泰顺廊桥的一封家书》及《美哉廊桥》等一系列文章。史雯同样在网络上仔细浏览了这些报道。11月1日,史雯与记者见了面,11月2日,史雯特地只身从温州赶赴泰顺,察看了几座被冲毁廊桥的原址,并访问了当地村民及泰顺文保部门的一些专家。
从泰顺人看泰顺文化
在泰顺的三天,史雯分别住在泰顺泗溪和罗阳。11月2日,她先去了三魁镇的薛宅桥原址走访,在朋友圈里,她用中文写下:“洪水把薛宅桥毁了。当地居民流泪而从水里头救了木料,希望早点恢复这座桥。”
早前,她得知9月的台风令泗溪的北涧桥也受损严重,于是又赶赴北涧桥畔。
11月3日,史雯一个人去看了被冲毁的筱村镇文兴桥和文重桥原址。11月4日,在泰顺一位教师林作坡的陪同下,史雯又去了一趟文兴桥和文重桥原址。林作坡是泰顺城关中学教师,也是筱村当地人,对文重桥的历时颇有研究,因而此次文重桥之行对史雯来说收获重大。
“我从小就喜欢中国文化,接触当地人是了解当地文化最好的途径。泰顺人非常热情,他们喜欢跟我聊天,喜欢说过去的故事给我听。”史雯说。
史雯对中国南方的姓氏宗族文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近几年,在温州地区,她的足迹更是深入到了龙湾永昌堡、瑞安东源村、永嘉芙蓉古村等古村落,研究当地的家谱和宗族文化。
史雯和泰顺的缘分始于2007年。当年的8月份,由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瑞典隆德大学东亚和南亚研究中心、台湾华梵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院系的教授、博士生组成的22人历史文化考察队,在泰顺县雅阳镇塔头底古村落进行考察研究,史雯是考察队的成员之一。
“我第一次去泰顺,时间很巧,是2007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正赶上塔头底古村落的村民们聚在祠堂里祭祀,我觉得很有意思,那很值得研究。2009年我一个人去了泰顺,在泗溪住了一个星期,这一次,也是农历七月十五期间,我去了附近的包氏宗祠、翁山祠堂等古老的祠堂,也第一次跑去看了文兴桥。”
史雯研究泰顺的宗族文化,却同时也成了泰顺廊桥的一名爱好者。9月15日,得知三座廊桥被冲毁,她非常痛心,当时她就决定,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尽快重返泰顺,走访一些相关的人。
她说,对于泰顺廊桥,她每一次实地走访都有全新的认识。过去,泰顺廊桥承载着交通功能,而且桥几乎都是村民自发筹款建成的。这次廊桥被冲毁,三座廊桥都要进行修复,她从当地了解到,如今的泰顺廊桥更多承载的是文化和情感的功能,而且,如今修桥,经济不再是最大的阻力,政府会拨款,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力量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自发捐款。
她很喜欢中国的纪录片
“我12岁就看过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描写中国的小说,她小时候在中国长大,我很喜欢她的小说,也因此迷上了中国。”史雯说。
上世纪80年代,史雯已经精通英语、法语及德语,她对语言非常感兴趣,很想学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但是那时候很少有中国作品被翻译成瑞典文。直到1988年,她到了上海复旦大学读了一年半的中文专业。此后,她对中国的研究越来越多。如今,她的研究重点在于中国的新媒体现状、中国文化等,她研究的中国宗族文化主要地域包括温州的龙湾、瑞安、泰顺,还有金华和建德,她说,研究宗族文化也是和研究文化遗产分不开的。
本次在温州逗留的几天,她特地走访了一些温州市区的非遗项目,去看了一些展览。在温州期间,记者介绍了老城区一些温州特色小吃给她,这位比许多中国人更精通中国历史文化的瑞典教授在吃完温州美食之后,更是一个人使用手机中文导航功能将五马街、朔门等温州历史街区游览个遍。
“我很喜欢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拍摄的中国乡土纪录片,只要有纪录片分享的机会,都会赶赴现场去看。”史雯说。
和许多中国人一样,史雯也喜欢中国文学,比如,她很喜欢杨绛,读博士的时候还写过一篇关于杨绛作品《洗澡》的文章。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翁卿仑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