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而在我市“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也都十分关注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并提出了诸如“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助力健康泉州建设的提案”、“关于加强我市活禽屠宰交易市场规范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大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一次性消毒餐具进行监管的建议”等众多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提案。与此同时,广大市民也纷纷通过媒体平台和网络,表达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由此可见,“民以食为天”的老话千古不变,吃的问题,始终是民生的第一命题。
随着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敏感度也越来越高,神经也绷得越来越紧——这本应当是件好事,提高警惕,防患未然。然而,不少时候,我们却又草木皆兵地陷入到诸多以食品安全为名的谣言陷阱中去,甚至在无意间成了谣言的帮凶推手。
人民日报近日就以《食品安全领域警惕十大微信谣言》为题,梳理了包括“小龙虾浑身都是虫、方便面含防腐剂32小时不消化、肉鸭生长快是打激素”等流毒广泛的食品安全谣言。有些谣言压根就是瞪着眼说瞎话,完全无视常识,令人可笑。譬如有人在网上扒开了煮熟的螃蟹,将里面的“透明白膏”说成是“人工注射的明胶”。事实上,但凡是公螃蟹,其膏就是透明胶质状的,可见误信谣言背后,折射出的是常识的严重匮乏!
何谓“常识”?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存技能、基本劳作技能以及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等。一旦缺乏常识,就非常容易落入谣言的陷阱甚至是骗局,轻者盲从迷信,重者破财伤身。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在接触互联网后觉得很新奇,突然一下子有种“眼界开阔”的喜悦感,微博微信玩得不亦乐乎,又十分关注健康养生之类的信息,常识的缺乏导致他们经常对网上的帖子误听误信,且相互转发,无形间助推了谣言和错误知识的扩散。前不久在网上,就掀起了一股“拯救爸妈朋友圈”的浪潮,一针见血地指出:朋友圈里不间断的谣言、假消息,却让父母成了受害者。他们没经验,容易轻信假话;他们善良,却不小心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父母朋友圈里的“鸡汤”、养生、解密背后,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生产和推送,暗藏着并不光彩的利益链条。到头来,晚辈们发现最难的并不是教长辈如何使用新技术,而是如何辨别这网络世界里的真真假假。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食品安全的谣言,不仅阻碍产业发展、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影响公众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危害生命。而科学知识的传播是遏制谣言最有效的手段,公众主动了解掌握科学知识,是避免谣言伤害最根本的方法。
因此,我们在持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的同时,还应当举直错枉,将常识科普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通过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直观生动的科普活动,让常识成为群众抵御谣言侵袭的第一道防线;主流媒体持续发力,用一系列权威发布和及时辟谣,让科学和理性成为阻击谣言巨坝。总而言之,必须运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将各类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识普及开来,用科普的声音驱散谣言的杂音,让常识跑在谣言前面,使谣言失去滋生传播的土壤。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