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我:奔走田间地头 播撒增收希望
温州网讯“这两天降温很大,要给大棚蔬菜增盖一层内膜,最好周边再盖上稻草保温。”连日来,泰顺山区的低温,令该县筱村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吴振我“揪心不已”。
农业最怕倒春寒,一旦发生冻害,就会严重影响收成。但“怕”并不代表就得“靠天吃饭”。吴振我告诉记者,对于影响较大的早茶,已经组织筱村镇农户在20号开始抢收。“而还没到收成的猕猴桃等农作物,除了做好保温工作,还可以采取根部追肥的方法及时补救。”在中心里安排妥当应对“倒春寒”的准备工作后,吴振我又忙着赶到金竹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查看新品种。
今年,合作社种植户夏兆提听了吴振我的建议,在原有杨梅、水蜜桃、柚子、猕猴桃等水果基础上,又新引进了一批蓝莓、柑橘种植。“这柑橘美人红一株苗就要20元,种在多少海拔,怎么种,要靠老吴指点了。”一见到吴振我,夏兆提就领着他去看新到的水果种苗。
让夏兆提深刻体会到种植要讲经验,更要讲技术,还源于吴振我两年前的一次“半夜出诊”。夏兆提告诉记者,由于发现基地水果叶子大量发黄,他在晚上九点多给吴振我打电话。“本想问明天能不能来基地一趟,没想到老吴当晚就跑了过来,后来又查资料又请教市里专家,把病害及时治好了。”夏兆提位于当地坡头坑的水果基地,就在飞云湖边的山坡梯田上。记者看到,全覆盖的微喷灌、隔几米一盏杀虫灯、插在果树上的黄色板,这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设施,成为生态果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金竹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只是筱村镇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的一个缩影。作为珊溪水源地重要库区镇之一的筱村镇,从2012年开始,重点在水稻,水果、茶叶等主要作物生产中推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如今,筱村镇已是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温州市后备蔬菜基地,生态农业实施面积达1.68万亩,年产值超2亿多元
“二十多年前,看到镇里的农民还只是进行单季水稻种植,虽然辛苦产出却很低,就想着如何为农民找一条出路。”从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吴振我扎根基层,将科学技术带到大山深处。由他承担的农业试验、示范200多个,累计推广农业增产技术100余项,为农业增收节支3亿多元。其中,他主持的《山区万亩单季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及集成技术推广应用》项目,9年来辐射全市推广60万亩,节本增效1.5亿元;负责实施的国家级万亩粮油高产示范创建工作,攻关田平均亩产783.1公斤,创下了泰顺县有史以来山区单季稻的最高产量。吴振我凭借其突出的农业贡献,先后30次获得省、市、县的表彰,去年底,他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先进个人”。
30年来,吴振我往返于筱村镇各个田间地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可他却越干越带劲。“30年里,筱村交通越来越便捷,农民自发抱团成立200多个合作社、搞家庭农场,对于农业技术也越来越渴望,也让我们农技工作者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问起今年的打算,吴振我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他说,未来还要学得更深,钻研得更广,帮助更多山区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收获希望。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郭乐燕
报道组:陈祥磊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直通千岛湖黄山九华山…… 温州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
社会12-13
-
TIR国际公路运输浙江省首发!张振丰调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
要闻12-13
-
温州做法全省推广 “老兵暖心屋”项目完美收官
社会12-13
-
骑行入库摔成粉碎性骨折 小区物业到底需不需担责?
社会12-13
-
因手机出故障被5元停车费难倒的吴先生,幸好有人解围
社会12-13
-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 消防部门做了模拟实验
社会12-13
-
温州五洲艺术团亮相教育部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
科教文体12-13
-
总投资约7.87亿元!温州这一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社会12-13
-
温州港年拖轮助泊量再超万艘次 集装箱吞吐量超去年总量
社会12-13
-
“娘家温度”,点亮职工“诗和远方”
社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