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
温州网讯 “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奋力谱写浙江新方位下温州发展的辉煌篇章。”这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的内容,为温州发展明确了新定位、确立了新标杆、指明了新方向,引发关注和热议。
对照浙江新方位,温州在全省发展中应当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优势、补齐哪些短板、以怎样的谋略锁定“铁三角”格局……都成为我们必须作答的时代命题。
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政协委员,从政协视角解读“铁三角”的重大意义,锚定新方位,共探辉煌发展路。
解读温州寻优势
锚定方位踏新程
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是温州必须扛起的新使命新责任。正如市政协委员、民进温州市委会副主委叶育登所说:“这是一次重新回归、重塑信心、赶超崛起的重要发展机遇。”置身浙江“三足鼎立”格局之下,温州有其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市政协委员、温大商学院院长张一力说:“70万温商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为温州架起庞大的信息节点,无缝对接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充足资源,最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温商网络优势。”在他眼中,温商不仅仅能招商引资、推动财富资本回归,更能让温州走向全球化、国际化,在“铁三角”的定位上与杭州、宁波相互依托、优势互补。
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教授朱康对则认为,温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强大的公共服务能力,随着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对外辐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加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温州自发形成的民营经济有着最顽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尽管在2011年温州率先爆发了区域性金融风波,但是如从温州特有的大量对外投资的经济特点看,这场风波与其说是温州的风波,不如说是全国不少地方的普遍性问题在温州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温州不良贷款连续三年实现‘双降’,房地产去库存任务率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稳居全省前三。“温州在这场金融风波中率先突围的态势已基本明晰,印证出温州经济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力。”
朱康对还表示,温州经过几年艰苦的围垦,长期以来束缚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不足问题已得到初步缓解。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倒逼下,温州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大步迈进,“尤其是近期的‘大拆大整’,不但改变了城市面貌,更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腾挪出宝贵的战略空间。”
聚焦差距补短板
雄心壮志走前列
温州是浙江省三大区域中心,但和杭甬相比,仍是“铁三角”中相对显弱的一角。市政协委员、温大法政学院教授张小燕认为,思想观念的差距可能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须转换思维模式,先转“心”再升级。“如今温州产业‘低小散’的痕迹依旧抹不干净,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存在不足。”短板之下,温州强势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为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张小燕说:“这些空间十分珍贵,不能零打碎敲,要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全面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和精神气质,使温州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相媲美,巩固提升温州‘铁三角’的战略地位。”
省政协委员、温州大学校长李校堃一针见血指出了温州在交通、科技软实力和工业技术升级方面的短板,他说:“浙江‘十三五’交通规划定下了打造‘高铁1小时交通圈’的目标。温州应加快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努力跃升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在提高科技软实力上,李校堃打了个生动的比喻:温州是一片草原,只有创造一个优越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更多奶牛留在这里,产出好奶。“人才带来项目、项目推动转型、转型助推发展,所以发展关键靠人才。如果留不住人,一切便是空谈。”他建议温州能继续改善这片“草原”,努力打造起东南沿海“一带一路”的国际性知名院校。借助大学航母的引擎,让高端人才落地,更快提升人才、文化和科技竞争力,使温州成为有文化品位、有综合实力的沿海大都市。
张一力则建议温州在轻工业上继续发力。温州曾有“制造业之都”的美誉,但鞋业在经历过风风雨雨后,一度成为了短板。“轻工业要密切对接互联网,着力提升温州轻工质量,打响温州制造的品牌,真正闯出去。”
新型智库齐建言
重振雄风创辉煌
“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铁三角’地位,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创新的继续深化。从政协的角度看,要充分发挥新型智库的作用,超前谋划,为党委决策和政府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力。”叶育登侃侃而谈。作为一名委员,他如此想,更是如此去做。近几年来,叶育登尤其关注人才引进和培养问题,在翻阅大量资料、实地深入调研后,认真书写了“优化大院名校引入机制,助推温州创新发展”的建议材料。一字字、一行行,透露着他对温州补齐创新短板的期待,“温州创新需要人才支撑,也需要大院名校、科研院所的引入,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发项目,对接产业,加速转型发展。”
政协智库人才济济,委员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积极发挥着智囊团作用。活跃在农业界的市政协委员、中国·原野农业集团董事长李星涛就是如此。“温州七山一水二分田,气候宜人,可谓自然生态禀赋,在‘铁三角’中具有比较优势。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李星涛笑言自己是一名“生态委员”,通过在园林种植行业十几年的摸索奋斗,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在他心里,农业可以融入园林景观、科技生态、休闲旅游等业态于一身,完全具备高端大气的商业价值。做好农业的文章,既能让温州生态优势充分发挥,全力提升美丽温州建设,又能助推经济持续发展,打造强势竞争力。“目前正在为‘两会’认真准备,希望能为温州建好言献好策,提供更多切实有用的‘金点子’。”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叶凝碧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直通千岛湖黄山九华山…… 温州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
社会12-13
-
TIR国际公路运输浙江省首发!张振丰调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
要闻12-13
-
温州做法全省推广 “老兵暖心屋”项目完美收官
社会12-13
-
骑行入库摔成粉碎性骨折 小区物业到底需不需担责?
社会12-13
-
因手机出故障被5元停车费难倒的吴先生,幸好有人解围
社会12-13
-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 消防部门做了模拟实验
社会12-13
-
温州五洲艺术团亮相教育部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
科教文体12-13
-
总投资约7.87亿元!温州这一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社会12-13
-
温州港年拖轮助泊量再超万艘次 集装箱吞吐量超去年总量
社会12-13
-
“娘家温度”,点亮职工“诗和远方”
社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