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案成为民生政策 “安心手环”背后的温州故事
“安心手环”让老人和家属更安心。温州市公安局供图
温州网讯 上周五下午,温州87岁的薛爷爷从家中走失。家属报警后,温州市公安局通过老人佩戴的“安心手环”查找其所在位置,15分钟后找回老人。这是我市第78次用“安心手环”找回走失的失智老人。
我市约有5万名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面对失智老人,走失是家属们最担心的事情。为防范老人走失,2016年,我市将“安心手环”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发放了5800多个安心手环,走失后的找回率100%,基本在1小时内找到。今年我市将增发“安心手环”1万只,并将范围扩大至自闭症儿童、孤寡老人、精神发育迟滞人员等。
记者了解到,最初“安心手环”只是一个提案,那么这个提案又是如何成为民生政策?来听听“安心手环”的提议者——市政协委员、温医大附一院神经内科主任何金彩教授讲述“安心手环”幕后的故事。
近三年走失老人的警情4600余起
作为医生,何金彩有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中风,另一个是老年痴呆。何金彩说,人老了,大脑就会萎缩,年纪越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越大。65岁以上人群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为5%~7%,80岁以上则为20%。所以在平时的接诊中,经常碰到因为老年痴呆而痛苦的病人家属。
何金彩提到,朋友的母亲60多岁,五年前走失了,朋友想尽了一切方法都没有找到。直到现在,朋友每年都会请一个月的假,天南地北地找母亲,虽然“大海捞针”希望迷茫,但是作为儿子,不找心不安,这种痛苦一直折磨着他。
她说她另一个朋友是家中独子,母亲中风了,父亲患了老年痴呆症,生活繁忙的他只能请两个保姆照顾父母,父亲还是经常走丢,所幸最后都找到了。
何金彩表示,这些案例只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将会面临照顾多个老人的情况,届时社会负担也会加重。如何找回丢失老人,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市政协委员,觉得我有义务为他们争取利益。”
2014年,微信频繁使用后,何金彩就经常看到朋友圈中有寻找走失老人的信息。后来她参加“关爱失智老人”的活动,市公安局公布了一组数据:近三年来,全市走失老人的警情约4600余起,警方一般通过监控追踪老人身影,不仅难度大,还耗时长。这让她很吃惊,同时也下定了她要落实这个设想的决心。
市政协委员“两会”抢话筒为社会发声
2015年“两会”期间,何金彩抢到话筒,提出为失智老人开放市公安局的物联网监控系统,并形成提案上交到市政协。
2015年底,市公安局将这一项目提交到市政府,被市政府认可,将该项目列为了2016年“十大民生实事”。
在市政府和市政协的支持下,市公安局牵头,联合了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科技局等多个部门形成了项目推动团队。2016年重阳节,“安心手环”启动发放仪式,终于让5000多个老人有了安全感。
社会各界参与“安心手环”设计改进
2012年央视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发起了一项防止患有老年痴呆的行动,为患病老人佩戴上黄手环,并在其中附上老人的姓名、家址、亲人联系方式等。何金彩回忆道,当时,温医大附一院和其他医院有进行发放,但是成果并不是很好。“黄色显眼,但老人们不喜欢这个颜色,另外,黄手环摘戴简单,很多老人会直接摘掉,所以效果不佳。”何金彩说。
2016年,在多次座谈会上,何金彩与各部门代表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对“安心手环”进行设计改进,经过多次完善,才有了现在的多种手环。
现在“安心手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杭州、上海、北京等地都有人过来向温州“取经”。何金彩说,今年他们将开展一个“安心手环”经验分享会,邀请全国各地的专家一起来温,向全国介绍温州经验。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傅芳芳 通讯员叶艳琼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