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办体育 国字号体育改革试点为何落户温州?
温州网讯 9月5日,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温州试点签约仪式将在温州举行。这项国字号改革落户温州,是温州体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什么是社会力量办体育?温州为何能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青睐?记者为您披露国字号体育改革花落温州的台前幕后。
社会力量办体育
温州敢为天下先
温州人敢为天下先,这一点在体育领域亦能得到印证。
2007年1月,温州心桥幼教发展集团与温州体育运动学校联手创办了温州体校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社会民营资本与官方体育机构“联姻”,这在当时是一大创举,被认为是“温州模式”在体育领域的延伸。
十年之后的今天,正在代表浙江队参加全运会的贾芳芳、罗欢和黎琪都是国家队队员,贾芳芳是三届蹦床世界冠军,罗欢是全能项目全国冠军,她们都是“心桥出品”。
举国体制是中国竞技体育长期秉承的模式。不过,在东南一隅的温州,这里的人们总是有更大胆的想法——借助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温州的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体育中来,甚至已经出现双赢、共赢、多赢的局面。正是凭借这一点,温州成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注意,这也是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落户温州的主要原因。
今年初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深化体育领域改革被摆在了重要位置。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又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创新举措引起国家体育总局的关注。
一个月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出现在温州。两天的调研,赵勇一行马不停蹄走访了苍南凯胜小球运动俱乐部、温州市武术协会等体育俱乐部、社团组织和全民健身场所,详细了解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有关情况。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赵勇指出,温州在社会力量办体育方面敢为天下先,并已初见成效,走出了一个好的开局,不仅延长了政府的手臂,也探索出很多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
今年4月,《中国体育报》在半个月时间里连续三次在头版以较大篇幅报道温州体育,关注“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温州路径”。中新社、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发声,聚焦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
此后,市体育局与省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密切沟通对接,研究起草了《关于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的实施方案》,与省体育局联合起草了《省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在温州开展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框架协议》,并获得国家体育总局认可。在各方通力运作下,正式确定这项全国唯一的试点工作落户温州。
协会+公司+俱乐部
温州走出特色之路
天津全运会马术赛场,随着音乐响起,支忠信和他心爱的马匹“安东尼”翩翩起舞。在支忠信和队友们出色的表现下,浙江马术队连续第三届摘得全运会盛装舞步团体铜牌。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马术队有着“省队市办”的特色,其内核就是温州凯易路马术俱乐部。凯易路俱乐部由“马痴”老板张锋一手创办,十几年来,张锋累计投资数千万元,让浙江省马术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凯易路并非专注竞技体育,俱乐部的教练和队员除了进行日常训练、比赛外,也参与俱乐部的经营、教学,形成了社会力量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间的平衡和多赢的局面。
在凯胜小球运动俱乐部门口,除了挂有俱乐部的门牌外,还挂着苍南县灵溪镇乒乓球协会的门牌。俱乐部负责人兰瑞鹤介绍,协会主体就设在俱乐部,而俱乐部本身由私人投资,是拥有独立产权的体育类私营企业。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加上协会组织的赛事活动,让俱乐部有了充足的经济支持,让全民健身的进一步推广呈现良性发展。
在苍南兴华羽毛球俱乐部,楼下是大型汽车4S店,楼上则是羽毛球馆。俱乐部负责人赵兴华介绍:“这种组合就是典型的‘温州模式’,一楼是厂房、产权拥有者用来赚钱的,二楼则是支持自己兴趣爱好的。”俱乐部不仅成立了专业从事体育文化推广、体育培训及活动策划的浙江华宸实业有限公司,而且还成为浙江、福建、四川等多个地区的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协会+公司+俱乐部”,这样的运行模式成为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最具特色的一面。
温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像温州市轮滑协会、温州市跆拳道协会等都在“协会+公司+俱乐部”发展模式上走出了自己的特点。前者通过自身会员单位“乐秀品牌”,开拓出“秀中国”轮滑巡回系列赛事以及公益轮滑进校园等特色项目;后者通过规范全市跆拳道培训市场,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承办活动、参与公益事业,为全市15000多会员提供全面服务。
此外,为了充分调动资源,温州市体育局与温州大学、浙江工贸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让各项体育工作能够在高校中铺得更广。与温大联合成立了温州市体育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聚焦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命题研究,携手组建温州首个足球学院。
“强大的民营资本是温州的优势。我们一直在整合社会资源,包括完善体制、搞活机制等,以‘社会力量办体育’为试点,下好这盘民间资本参与体育的大棋,从而实现‘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温州市体育局局长张志宏如是说。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马真正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