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三望“铁三角”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求索是时代的主题,无论有多大的成绩,只要稍有“躺在功劳簿上睡觉”的意识,等来的将是时代的无情抛弃。
曾经,温州如此辉煌,与杭州、宁波形成“铁三角”,稳居全省第一梯队,引领全省经济发展20年,“温州模式”举世称道。曾经,温州如此尴尬,2012年在2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7项增长指标全省垫底、4项倒数第二,经济发展陷入谷底。
俱往矣!无论是辉煌还是尴尬,都是过去时,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把握周江勇书记的“巩固提升温州在浙江省的‘铁三角’地位”。“铁三角”指引着未来,要深刻理解领会它,就必须从历史、现实及未来三个维度入手。
首先,“铁三角”是站在历史对未来的仰望。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只有水路一条(温州方言,“水”“死”同音)的温州,以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冒险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创造了无数奇迹。新中国第一份私人工商执照、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全国第一家民营城市信用社……温州在市场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上创造了许许多多“全国第一”。“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等30多个全国性生产基地,170多个个中国驰名商标、50多个中国名牌产品和100多个国家免检产品,温州的品牌总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温州模式”,也成了解读与剖析中国改革的最典型样本。温州、杭州、宁波三足鼎立,“铁三角”是对温州奋勇拼搏的最好嘉奖。
其次,“铁三角”是站在现实对未来的仰望。近年来,温州的经济增长一度放缓,国内唱衰温州经济的声音此起彼伏。诚然,标兵渐远追兵已近,温州与杭州、宁波的差距日益扩大,与绍兴的距离不断缩小,甚至与绍兴GDP差距一度缩小至30亿元。然而,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面对落后,温州没有彷徨,而是奋起直追,以“王者归来”之势回归。2016年GDP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省第一,人均GDP增速居全省第二……温州,再度和杭州、宁波傲然领跑浙江经济,“铁三角”是对温州奋起直追的最好鼓励。
再次,“铁三角”是站在未来对未来的仰望。当标杆、走前列,2016年5月,浙江省委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现代化都市区肩负起国际国内城市竞争的尖兵和龙头,温州要率先在省内、长三角确立相对领先地位,力争在全国大城市第二方队中争先进位。找准定位,瞄准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温州已经定下目标:今后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自然生态环境更美,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成为全省“三个不带入”的表率;人民生活品质更好,社会既保持和谐稳定又充满旺盛活力……定位是帆,实干是船,“铁三角”是对温州勇创新高的最响亮冲锋号。
温州,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扬名。温州,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不断成长,稳步走向“铁三角”的未来。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