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村里仁礼堂:每年元旦百家宴 新老村民融一起

温州网 2017-10-14 10:46:00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平阳县雅山村陆续吸纳了大批周边乡镇的拆迁移民、山区移民,是当地知名的移民村。

礼堂里的文化陈列室

礼堂里的文化陈列室

礼堂里的文化陈列室

  温州网讯 一个仅有700多人的小村,在短短数年间来了近万新村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平阳县雅山村陆续吸纳了大批周边乡镇的拆迁移民、山区移民,是当地知名的移民村。

  来自各地、风俗各异的新村民,是如何在这里实现融合互通、和谐共处的?原因就在于雅山村文化礼堂,它为近万村民打造了一座融合、共享的精神家园。

  里仁为美为新老村民打造精神家园

  “雅山村在县城边上,104国道从村里穿过,地理条件优越。”雅山村村支书黄兆锋介绍,雅山村原有村民200多户、700多人。近年来,随着周边乡镇金温铁路、高速公路等系列重大建设项目移民的汇入,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全村的常住人口目前已接近一万人。

  2015年,雅山村召开村支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把当时在建的村民活动中心改建为文化礼堂。文化礼堂于2015年11月竣工,占地5亩,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被平阳县委宣传部评定为五星级文化礼堂。

  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村,雅山村文化礼堂建设突出“里仁为美”主题,以达到“凝神聚气”效果。“里仁为美”,意为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中才是美。

  文化礼堂建设中,如何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满足新雅山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雅山村两委确定了新老村民和谐共享这一建设思路,在礼堂内外设置了文体活动室、雅山讲堂、户外健身休闲广场等。

  移风易俗,婚礼寿宴都能在礼堂摆

  走进雅山村文化礼堂,迎面是一道文化长廊,展示村庄的地理人文概况。但步入正门的第一眼,看到的展板介绍并不是雅山村,而是一个叫蒙垟的山村,沿着展板走进礼堂,依次是南岙村、水塔村……直到十几米外的走廊拐角处,才是雅山村的风土人情概况。

  点滴细微之处,恰是融合文化在雅山村的体现。“这些村都是本村主要的移民来源地,我们希望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他们的故乡。”黄兆锋说,无论他们从哪里来,都能在礼堂的文化长廊里了解他们家乡的文化,比如当地名人、古迹的展示等等。

  礼堂的使用秉持“休闲用、活动用、人人来用”原则。图书室、春泥计划活动室、多功能室、陈列室等专人管理,每周7天、每天9时到21时免费开放。礼堂建成至今,已正常开放500多日,使用达40000多人次。礼堂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娱活动,以丰富村民休闲生活,如创作并传唱村歌,收集村民合照、笑脸集等,修订村规民约,组织民间道德奖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举办各类讲座等。

  礼堂二楼大厅,除开展活动之外,平时还可供村民举办各类宴席。“可以摆下几十桌,经常有村民来举办婚礼、寿宴等大型活动。”黄兆锋说,无论是老村民还是新村民,仅需支付数百元的场地保洁费用,即可预约使用礼堂,“过去许多村民都会去酒店大操大办,通过在礼堂办酒席还起到移风易俗的效果。”

  2015年以来,雅山村在每年元旦前夕都会举办一场百家宴,邀请全村村民一起迎接新春,“去年规模达到了500桌、共5000多人,是一场村民同聚一堂,共叙邻里情的盛会。”

  家的感觉,新村民说这里很有人情味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让邻里间的走动、来往日益稀少。“这座崭新的文化礼堂落成后,成为村民之间的纽带,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居住在雅山村幸福家园小区的黄女士说,她闲暇时会到礼堂走走,看到村民在一起晨练、下棋、拉家常,感受到村庄向家园的转变。

  在雅山村,无论你来自何地,都能在这儿找到家的感觉,而不是客居此地。

  来自广州的石剑锋在平阳打拼了近10年,4年前在雅山村开了一家汽车用品店。石剑锋说,雅山村是一个特别有人情味的地方,邻里关系特别融洽,雅山村的干部也非常热心,“开店遇到安装水电、办证之类的事情,村里还帮了不少忙。”如今,石剑锋一家已定居在此。有空的时候,石剑锋的妻子、孩子会到文化礼堂看演出、参加文体活动,认识了不少朋友。

  蜕变之路,村子有了文化沉淀更吸引人

  2011年,随着平阳城区旧城改建,平阳三中教师傅常监搬到了雅山村。6年光景,他的经历见证了文化礼堂给雅山村带来的变化。

  傅常监记得,刚搬过来的时候,村子里只有孤零零的几幢新房子,周围遍布垃圾堆,门前还有一条臭水沟,车子常常会掉到沟里。情况的改善始于2014年,雅山村村委会着手建设小区,改善小区环境。村委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小区绿地和公园。后来又筹备建设文化礼堂以及疏通小区的道路,填沟修路。渐渐地,搬到这个小区的村民越来越多。不仅如此,治安也变好了。傅常监说,如今监控覆盖,盗窃等案件几乎没有。

  过去,每到夜晚,雅山村村民除了看电视,就是搬张凳子在家门口乘凉、闲聊。现在有了文化礼堂,就有了一个交流、活动的场所。“我刚搬过来都不熟,后来通过文化礼堂的各种活动,跟很多邻居就像老朋友一样。”傅常监感叹,现在文化礼堂成了村民的精神支柱,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看民俗表演、唱歌,关系更紧密了。

  傅常监说,“村子需要文化建设,有文化沉淀,居住环境上来了,大家更愿意来这里定居。”

  一村一品一堂一色育出“礼堂文化”

  ——平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华说“文化礼堂”

  2013年以来,平阳县高度重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立足“文化地标·精神家园”,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重点抓好礼堂基础建设、长效管理落实、礼堂文化培育等工作,切实打造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的农村精神家园。平阳县先后获评市、省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先进县。

  一是建出“文化客厅”。对照建设标准,结合平阳实际,采取财政拨款和村民集资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乡村闲置设施改建和新建相结合的办法,注重将当地人文内涵融入礼堂建设全过程,实现了对农村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受到群众的欢迎,成为广大农村的“文化客厅”。

  二是管出“宣传阵地”。通过文化礼堂动态考核,实施一系列奖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总干事、八大员、文化大使、文化志愿者等队伍在文化礼堂运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演群众爱看的节目,让群众讲群众爱听的故事,让群众评群众认可的道德模范,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力巩固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三是用出“精神家园”。今年,在组织举办好农村文化礼堂日常的礼仪礼节、教育教化、文化文艺等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文化礼堂我们的家”主题开展了“家”系列活动,共举办“村歌大家唱”“佳节大家过”“摄影大家比”等活动1500多场,吸引了群众的广泛参与。

  四是育出“礼堂文化”。近年来,我们指导各礼堂充分挖掘、展示富于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通过实物展陈、民俗展陈、技艺展陈等多种形式设置布局,使它们成为展现特色文化、增强教育功能的良好载体,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良好格局。

  来源:温州都市报

  汤琰琰 谢树华 王春霞/文 王诚/摄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