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精神是我们最可汲取的智慧与力量

2017-11-30 14:32:29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古丝绸之路凝聚了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2017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致开幕辞,坚定有力得传达出一个追求和平的、负责任大国的时代最强音。

  丝路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的文化传承。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友好民族。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了无数的物质精神文化,其中包括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知识理念,以及这些先进文化的凝结物——以丝绸为代表的精美产品。中国人热情好客,自己富余,有好东西,便拿来以诚待客,而且不远千里,克服艰险,送上门去与邻国友邦进行交流贸易、互通有无,在货物流通的同时,加强交流与合作,帮助邻国友邦丰富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丝路精神是中华民族始终坚持的开放包容、和合共荣的文化态度。中华民族是一个谦虚的民族,也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中国人偏好博采众长,信奉兼容并蓄,更有非常灿烂辉煌的“和合”文化,乃至能够把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三教合一。中国的文化里没有霸权主义、也没有“异教徒”的说法,中国文化里有“内圣外王”的说法,中国文化里最普遍的价值是首先对自我的内省修为,对自己有各种要求,然后去适应外界,达到和谐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所以,中国人对外的态度是极其讲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

  丝路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虚心好学、互相借鉴的文化品质。丝路既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中国人虚心好学,兼容并蓄,学习邻国友邦的先进文化技术,同时融合本国先进文化技术,创新结合,造福社会。须知,中华民族是科举制度的发明者,中国也是学仕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历来把虚心学习奉为最高尚的品格。“五百年之家,无非积善;数千年好事,还是读书”——这是福建客家土楼某个姓氏传承数百年的家训,这种崇学向善的家训、古训在中国非常普遍。中国人对学习还有一种兼济苍生的使命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人崇尚的学习借鉴,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是为了造福生民,为了天下太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帮助一个地区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促进和平发展的社会趋势。这是中国人发扬与传播和平福音的文化使命,是丝路精神的最璀璨迷人的地方。

  丝路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关于和平力量与共赢智慧的最核心体现。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同时也是善于互惠互利的民族。中国人最反对的就是侵占与掠夺,最崇尚就是就是共享与分享。包括围棋,中国人的博弈理想是最终达到“和棋”的状态——即博弈双方都能够获得一种相对平衡、相对和谐而且往往能够持续的共存状态。浅显来讲,就是你好我也好,对双方都好的共赢局面。和平、共赢,这是中国人一贯以来的追求,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以后也将会一直这样。(作者:蔡正明,台州)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陆珊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