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强调,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指为政者应没有私心私欲,方能够体察民心、倾听民声、顺应民意。我们党要想跳出“历史周期律”,稳坐钓鱼台,永远在台上,就必须用民心做秤,以百姓为秤砣,时时称一称政策制度的走向,常常量一量措施办法的优劣,切实以百姓为秤,称为政之重。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正是因为我们党成千上万个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服务群众,才有了“解放军的天是晴朗的天”的其乐融融、“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其情洽洽、“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其谊浓浓。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的感情就有多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各级领导干部站在群众立场上修身、处世、从政,心里头装着群众,感情上连着群众,就能自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孔繁森援藏期间,总要专门给下属或群众拜年,有一次拜完年后,一位常年受他照顾的孤寡老人流着眼泪问他:“你为什么高攀我?”孔繁森说:“老人家,我们共产党员不高攀群众,高攀谁呢?”孔繁森的回答,掷地有声、意味深长,饱含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挚情感,彰显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为民“是人心向上向善的原动力”,是党员领导干部牢记宗旨、忠诚担当、不辱使命的“动力源”。无论是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还是改革时期“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推动当代中国在改革中闯关夺隘、爬坡迈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始终是我们党不断胜利、永铸辉煌的制胜法宝、必胜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文中写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政策的好与坏,贯彻的虚与实,百姓的“哭与笑”,归根结底,与作风严不严、谋事实不实密不可分,休戚相关。
“为民”才能让“三严三实”生机勃勃;“有为”方能让“三严三实”落地生根。职务高了,更要勤思义务,权力大了,更要多想责任。对权力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才能始终坚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执政理念,秉承“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价值追求;才能在治国为政、谋事用权的实践中,赋予百姓更多话语权,以民意为重,以民愿为秤,打牢“民之所愿,政之所向”的根基。无论干什么事,最关键的是人心,最难得的也是人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不能光靠我们党“千里走单骑”,必须“乘众智者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俯下身子多问民忧,迈开步子多解民困,甩开膀子多惠民生,开辟路子多促民富,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未来,实现“以百姓为秤,称为政之重”的宏愿,让百姓的笑容绽放成永恒。(作者:邱伟男,台州)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