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亲切熟悉的话语深深走进老百姓的心坎。
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习总书记的“两山”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系统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了一堆没有价值甚至是破坏性的东西。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设现代化国家,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而应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坚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对于生态保护红线,全党全国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对其造成损害和破坏必须追究责任。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要求,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落实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二是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新格局,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贵州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贵州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着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实现了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做大做强生态优势产业,有效增加生态产品服务供给,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逐渐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贵州,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者:朱湘琳,贵阳)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