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这地方结婚不发喜糖 不是没有钱而是改捐善款

温州网 2018-01-11 08:07:00
在苍南县马站镇兴蒲村、棋盘村,这些喜糖喜饼变成了一笔笔助学、助困善款。

  温州网讯 订婚结婚,不少新人爱分喜糖喜饼,不过在苍南县马站镇兴蒲村、棋盘村,这些喜糖喜饼变成了一笔笔助学、助困善款。

  在兴蒲村新风俗基金会办公楼的宣传黑板上,用粉笔写着“xxx订婚捐款300元”、“xxx乔迁捐款500元”等喜讯。经过14年的宣传推广,村民已经普遍认同不发喜糖的做法,而是将喜钱拿来做公益,喜上加喜。

  在棋盘村村口的LED屏幕上,滚动着28岁村民黄兴瑜喜讯的消息。上个月订婚的他,向棋盘村慈善基金捐赠了1200元善款。“村里推行慈善婚礼好多年了,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方式。”黄兴瑜说,捐款后,喜讯会在村口LED屏、村委会宣传栏上发布,这样全村人都会送来祝福。

  兴蒲村倡行“喜庆慈善”,已坚持14年

  上个月,兴蒲村村民金先生的女儿订婚,他捐款300元。金先生说,村里有喜事捐钱给村慈善基金很常见,是为喜事添彩头。

  兴蒲村新风俗基金会是2004年成立的。基金会负责人金瑞思说,原先苍南的风俗是婚嫁、乔迁、孩子满月要给全村每户人家发份喜糖喜饼,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的喜糖很多人都没吃。这种旧俗既浪费食物,又没有太大价值,村委会就想改一改风俗。于是,2004年村委会发出倡议,希望村民遇喜事不再购买喜糖糕点等物品,而是把省下来的钱捐给新风俗基金会,作为储备资金,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

  “你想全村有200多户,一份喜糖30元至60元左右,那么喜糖花费就要6000元至12000元左右,开支不小。”该村村委会书记华双华说,这些年来,该村用善款修建了公益娱乐场所和室外广场,供村民健身娱乐;还用于帮贫扶困、修桥铺路、奖励优秀学子等公益事业。

  “2017年,基金会收到村民善款4笔共1900元,每笔在300元至1000元之间。去年收到的算少的,每年不一样,最多的一年有几十笔。”金瑞思说,现在新风俗基金会有善款20.35万元,收支明细每年公布两次,接受村民监督。

  棋盘村“婚改”深入人心,获年轻人好评

  棋盘村慈善基金由村委会发起,在2012年开始筹建,于2014年正式成立。到目前为止,慈善基金账面上剩余32万多元善款。其中有企业家的捐款,也有村民从喜事中节省出来的费用。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婚嫁都习惯向村慈善基金捐款。一份喜糖40元,能省下了不少钱,用省下的钱做好事,很开心。”黄兴瑜说,他在正月结婚,决定响应村委会的号召,在村文化礼堂里举办婚礼。

  该村村委会主任、基金负责人陈崇高说,用LED显示屏广而告之,是为了让喜事告知村民分享喜悦,这样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同时,这笔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村里的助学、助困、助病和助残,尽量做到“救助不出村”。“2015年我们村召开村民大会,将移风易俗的一些倡议写到了《村规民约》里。在婚俗方面,比如提倡喜酒规模在十桌以内,喜庆嫁娶不允许分发喜礼等。这些都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响应。”

  苍南县文明办透露,2017年,该县发动776个行政村参与移风易俗的样板村评选,评选出了9个移风易俗样板村。截至去年10月,每个移风易俗样板村平均6户以上婚丧事从简,每个村总计节约“人情费”12万元。同时各村居按照实际将移风易俗工作写进《村规民约》,并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红白事操作细则》等各项制度。目前,该县已成立776个村级红白理事会。其中,马站镇的移风易俗“喜庆慈善”走在前列,该镇已有兴蒲村、棋盘村、下魁村等六个村实施“喜庆慈善”,五年来汇集资金总额达70多万元。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张新彤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