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阳光普照城乡
浙江在线1月11日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的期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一年来,我省扎实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民生发展的“赌点”“难点”逐个破题,公平的“主线”越发牢固。
心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在浙江,教育的阳光普照城乡,医疗资源分布更趋均衡。
就学就医,延伸到家门口
“家门口就学”“家门口就医”,开启了实现教育现代化、高水平谱写健康浙江的新篇章。
去年6月1日,淳安浪川乡学生、“轮椅女孩”汪凌莹,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过了一个特殊的儿童节。
2017年,汪凌莹牵动着众多网友的心,三年来,12名“班主任”风雨无阻送教上门。在老师们帮助下,汪凌莹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在省人民医院下沉至淳安当地的医生帮助下,罹患先天性脆骨病的她重获新生。这个暖心故事的背后,铺设着一张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民生之网”。
“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浙江给出的承诺。
作为全国基础教育建设的排头兵,我省所有县(市、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标准,跑出了均衡发展的加速度。眼下,我省教育正朝优质均衡目标迈进,已有35个县(市、区)创建成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
教育均衡,教师是关键。嵊州、浦江率先在我省试点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教师从“校管”变为“县管”,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不仅推动了优秀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的流动,还缓解了骨干教师集中在少数学校的问题。如今,“县管校聘”已推广到全省33个县市,涉及583所学校和68517名中小学教师,成为我省推动教育均衡化的一大亮点。
教育是民生之基,健康是民生之源。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答卷上,“双下沉、两提升”继续写下浓重一笔。
2017年,共有来自省市级三甲医院的8000余名专家下沉至全省各地;全省39家市级医院和15家省级医院共与122家县级医院开展合作办医,实现对有县级医院的县(市、区)的全覆盖。
“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最终指向是什么?是“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市县”的愿景。过去一年,合作办医的县级医院门急诊人次数较2013年增加35.75%;省市级三甲医院普通门急诊服务人次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一升一缓的两条曲线,折射出的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夯实。医疗资源的梯度下沉,让城乡医院紧密相连。随着全省首个高水平医疗联合体改革示范区项目落户衢州,我省建成不同类型高水平医联体共计526个;11个试点县(市、区)率先探路县域内医改,县域内就诊率向90%迈进。
“沉”下来的人员、资金、资源和技术,换来沉甸甸的获得感——目前,全省87%县市的县域内就诊率超过80%,群众看病就诊满意率达90%以上。
“互联网+”,按下快进键
2017年,“互联网+”按下美好生活的“快进键”。放眼浙江,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的传统教育,正在被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的“互联网+教育”所替代;“智慧医疗”凝聚出合力,“掌上交费”、“掌上看病”日益成现实。
12月15日,省教育厅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回望一年,一张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蓝图在浙江展开。在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的课堂上,平板电脑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从立体图形的互动,到虚拟电路的展示,再到课堂上第一时间公布古诗词竞赛结果……一堂课下来,孩子们意犹未尽地高呼:“还想再学习!”
近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了两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省智慧教育工程等,弥补山区、海岛等地区师资不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目前,全省99%以上的中小学校实现千兆到校、百兆到班,62.55%的中小学校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学普及各个班级,28.59%的中小学校配备了移动学习终端。
教育从“广覆盖”向“有质量”迈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想以技术改变教室的样态,促进课程的实施与提升,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说。
“互联网+教育”补齐短板,“互联网+医疗”优化资源。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落幕,乌镇互联网医院交出新的成绩单——连接了全国2400多家医院,在全国30个省市落地;日接诊量已突破7.2万人次,其中远程会诊服务量突破1.2万人次……
一年来,浙江省预约诊疗服务平台为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打通了一条预约就医的“主干道”,全省300余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800万人排解“看病烦”的问题。截至2017年11月,平台累计注册用户852万人,预约成功率达71.50%。
得益于“互联网+”的便利,一家家公立医院转型升级,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铺设出一条“快速路”。2017年,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电子病历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应用率超过85%;目前,浙江省健康信息平台上已经归集了3400多万份标准化健康档案,并采集涵盖门诊、住院、检验检查等诊疗数据2.7亿余条。
传承+创新,创造美好未来
传统与创新,为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注入动力。2017年7月,《中医药法》正式施行,从中医药大省迈向中医药强省的路,浙江走得愈发自信。
截至2017年6月,我省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1%的乡镇卫生院、80.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近年来,全省公立医院中,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次占比分别为25%和15%左右。
“简便验廉”的中医正在走出深闺。数据显示,我省作为中医药大省,共有三级中医院3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公立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达到23995.8万人次,增幅达71.55%。
更美好的生活,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更是一个响亮的号令。2017年秋天,古老的中医药文化牵手青少年——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中医药与健康》走进我省部分小学五年级的课堂。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学习终身受益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中,树立起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
如今,教科书不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教育的传承创新,满足了学生们的求知渴望。
传统的婺剧如何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在金华东市街小学,全校教师共同编撰《婺剧小百科》《婺剧小故事》《婺剧小韵文》。放眼全省,除了精心推出校本课程、德育地方教材外,我省还组织编写了中小学德育地方教材《小公民》《浙江人》《浙江潮》等。连续举办11届青少年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
从灌输教育到研究式学习,在浙江,菁菁校园中的创新实验室正在打破学科界限。桐乡市茅盾中学的地理创新实验室、杭州第十四中学的生命科学探究实验室、嘉兴市高级中学的政治创新实验室;青田中学的航模实验室……全方位的听觉、视觉、触觉冲击,激发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创造力。目前,全省66.14%的中小学校建有创新实验室或学科教室。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直通千岛湖黄山九华山…… 温州又一条高铁大通道要来了
社会12-13
-
TIR国际公路运输浙江省首发!张振丰调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
要闻12-13
-
温州做法全省推广 “老兵暖心屋”项目完美收官
社会12-13
-
骑行入库摔成粉碎性骨折 小区物业到底需不需担责?
社会12-13
-
因手机出故障被5元停车费难倒的吴先生,幸好有人解围
社会12-13
-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安全 消防部门做了模拟实验
社会12-13
-
温州五洲艺术团亮相教育部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
科教文体12-13
-
总投资约7.87亿元!温州这一交通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社会12-13
-
温州港年拖轮助泊量再超万艘次 集装箱吞吐量超去年总量
社会12-13
-
“娘家温度”,点亮职工“诗和远方”
社会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