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村民变市民,看丰门人的幸福生活
温州网讯 丰门红港、丰门文化广场、文化俱乐部、城市书房、健身房……丰门街道3年间建设文体设施服务点66个;欢乐鼓、拉丁舞、健身操、足球赛,“城里人”能玩的文体娱乐,丰门居民都能享受。
日前,记者从市区丰门街道获悉,街道用3年时间建设各类文体服务点共66个,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玩上“城里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从“零基础”到“别开生面”
3年建起66个文体服务点
丰门街道是鹿城区“最年轻”的一个街道。街道2015年9月成立,下辖七个行政村和一个移民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郊结合街道。
街道负责人说:“街道刚建立时,辖区范围内没有一个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村民的生活非常单调。”就在丰门街道的居民们羡慕“城里人”真会玩时,一大批文体设施服务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丰门的大街小巷,也悄然改变着城郊居民的日常生活。
据统计,目前,街道7个村居1个社区共建成46个开放的体育设施服务点,辖区内共有26家大型企业配备体育设施。在丰门,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健身步道,一应俱全;丰门红港、丰门文化广场、文化俱乐部、城市书房,各具特色。
从“增数量”到“打造精品”
享受“城里人”的幸福生活
城里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如今丰门街道的居民们再也不用想象和羡慕“城里人”的幸福生活,因为丰门红港、丰门文化广场、文化俱乐部、城市书房、健身房,已经成为丰门居民幸福生活的标杆。
早上打个太极,下午来玩玩手工制作,晚上跳一段中华韵,周末还能踢场足球,这是丰门居民当下生活的幸福写照。
在丰门红港,一周七天不重样,从上午9时到晚上9时,每天都有免费活动。欢乐鼓、拉丁舞、诗朗诵、太极拳、中华韵、幼儿全脑教育、少儿绘本、山水画、素描画、大合唱、声乐培训、手工制作,“红港”的培训课堂上,居民可自由选课因人施教。
从2016年9月至今,丰门红港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550场、参与人次达3万多人次。该文化礼堂已真正成为辖区居民和新居民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
丰门文化俱乐部是去年9月新成立的学习娱乐中心。俱乐部设有城市书房、室内健身房、电子学习室、休闲活动室。俱乐部里还设有城市书房,内存图书8000余册,24小时开放,是丰门辖区第一个城市书房。
这座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给丰门街道的居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此外,俱乐部的健身室设有室内跑步机等常规健身器材,休闲活动室里有迷你KTV、台球桌等,居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完备的娱乐健身服务。
从“强硬件”到“坚持服务”
全民健身打造升级版
冬日的暖阳中,丰门街道上演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
日前,在街道组织的“3V3”篮球赛中,丰门辖区的居民和企业员工上场竞技。来自珂卡芙鞋业的一位员工说:“一场赛事,把辖区内的体育爱好者集聚到了一起。”
在丰门生活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家的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来源于丰门文化惠民工程真正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从建文体设施,到体育惠民,丰门街道通过提升“硬件”,凝聚人心,打造全民健身的升级版。
文体设施网络串点成面, “高大上”的职工活动中心,专业健身室器材一应俱全,篮球赛、羽毛球赛,各种体育赛事,打造出了一个全覆盖、多种类、有特色的体育设施网络,也让整个街道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
丰门街道负责人说:“丰门辖区常住人口20多万,但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型街道,文体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这也是我们近年工作中致力补齐的‘短板’。”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资源搭桥、全民参与”的工作模式,今后丰门街道还将借助“线上线下”双渠道,了解群众的文化和健身需求,开展适宜各类人群的、有针对性的群体性文体活动与赛事,让居民群众共享健康幸福生活。(温州网瓯网支站 夏婕妤 陈显英)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