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聪:在交锋中坚守

2018-02-26 22:14:00
他大胆改革创新,坚持“品牌战略”,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为知名国有集团公司。

  “这是我大半生里打得最惊心动魄的一场仗。”丁国聪所说的这场味精大战,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场激烈交锋。

  7月中旬一个炎热的中午,我们约到忙碌的丁国聪。采访在紧邻他办公室的一个会议室里进行。匆匆而来的丁国聪刚一坐下,就猛灌了几口茶,“刚才在楼上给职工做安全生产培训,没时间喝水。”他一如往常快人快语,声音嘶哑但目光炯炯。

  在温州,65岁的丁国聪和他生产的快鹿牌味精一样,出名很早。但真正站稳脚跟、风生水起,是从打赢“味精大战”开始的。那场没有硝烟的交锋,丁国聪至今历历在目。

  1985年初,时任市粮油食品工业公司副经理的丁国聪受命到温州味精厂任厂长。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是:味精厂只能按计划指令埋头生产,生产与销售完全脱节。生产出来的快鹿味精全部由市级专业商业公司统一收购,再由其按计划分配到各县下属公司统一销售。

  “根本看不到市场在哪里,又谈何发展。”尽管事过境迁,丁国聪依然很激动。1984年底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吹来“要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广开流通渠道,取消二级批发公司,实行产销结合”,“工业企业要从生产型转向经营型,要走向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改革春风,但体制的束缚远未放开。丁国聪所能做的,是争取到年产1500吨味精供应副食品公司之外增产的少额产量,用于自销。为了建立工厂营销渠道,他这个厂长、市人大代表与营销人员一起到人民广场展销会吆喝叫卖,还跨过飞云江到平阳、苍南等快鹿空白的地区,摆摊推销快鹿味精。

  这些尝试与努力,为快鹿后来迅速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并打赢味精大战,埋下了伏笔。

  1989年秋,一场突发性的全国市场疲软、资金紧缺、原材料提价,生产滑坡笼罩在每个企业头上,不少企业一下子跌入了困境。正当温州味精厂步履维艰地挣扎着前进时,一个更大的风暴正悄悄袭来。七八月份,丁国聪发现味精销量直线下降。原来,市内有人组织某品牌的味精正大举进军我市,要快鹿放弃自营渠道。他们宣布降价打市场,积极拉拢各县原快鹿主营公司组建某品牌经销公司,还在市区大街小巷一夜之间挂出上百条宣传横幅造声势,报纸、电视广告大举发动,全面争夺快鹿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是坐等阵地丢失还是奋起反戈一击?丁国聪选择主动交锋。

  时机刻不容缓。他一边紧急联络市蔬菜公司、各国有、集体烟糖公司负责人,开辟新的经销渠道。一边连夜赶赴各县原快鹿销售公司,对这些老客户进行反游说。听说对方品牌准备打广告战,丁国聪当即拍板:“他们在温州日报打半版广告,我们就做套红半版,他们在温州电视台播字幕广告,我们就请播音员配音!”一时间,市区街头到处能听到“快鹿牌味精,味道冇讲道”的响亮广告语。

  果断的见招拆招、主动出招,快鹿成功“镇”住了势在必得的竞争对手。不久,味精厂不仅拉回绝大多数老客户,还与22家三级公司确立了批发业务关系,并在农村建起一百多个销售点。当年9月中旬,味精大战以快鹿完胜告终。

  “看似是味精战,其实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交锋,快鹿赢在选择了市场。”丁国聪加重语气说。因为当时市内就有人认为是快鹿踢开商业自设营销渠道,是违反商业统购统销的潜规则,此后不久的十月份,人民日报针对全国市场情况发表了要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思路的文章。1989年10月28日,由市工经委、市企业管理协会、市企业家协会在温州味精厂联合召开“温州市工业企业营销工作座谈会”,当时的温州市委书记董朝才等市委、市政府领导人亲自到会,传递了支持快鹿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强烈信号。

  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快鹿,坚守创名牌、闯市场的理念,一路奔跑向前。这些年来,快鹿创造的税收,几乎每年都跻身全市百强。今年上半年,就是在经济形势较严峻的情况下,快鹿依然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比上年同期增长的好业绩。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快鹿产品。”丁国聪的这句话说得有底气。当年建立四通八达市场营销网络的梦想已经实现,快鹿味精不仅稳占温州本地市场85%的份额,连同冷冻食品还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有企业要改革,但不是变成民营就叫改革。”丁国聪说,快鹿在民营经济包围中发展壮大,就是不断改革创新的成果。

  “我叫丁国聪,是来自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可是我是国有企业的总经理。当时我那么说,整个会场都静下来了。”丁国聪一字一顿地给我们复述他在十六大上发言的情景,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2002年11月9日,丁国聪以党的十六大代表身份,在浙江代表团小组会议上第二个发言。丁国聪以快鹿在温州这块民营经济沃土上生存发展的亲身经历,给十六大报告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论述做了一个生动的注解。

  这个注解,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1991年,温州味精厂兼并温州粮油贸易中心成立味精总厂,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当时,许多集体企业纷纷转为股份制企业,有些还干脆变成私营。快鹿的“反潮流”举动,激起一片哗然。面对疑惑的目光,丁国聪说,温州个体经济迅猛发展,但这不是说温州人只能走个体经济的路。1993年,味精总厂又兼并三家亏损企业,组建成温州快鹿集团公司,坚持国企性质。

  这个注解,是坚持向民企学习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国有、集体企业却纷纷改头换面,公有制经济成分不断萎缩。不论是从政策环境还是社会舆论,快鹿面临的都不是温情脉脉的怀抱。要突围,就要直面国有与民营的交锋,放下国企老大的虚架子,向民营经济取长补短。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丁国聪大胆吸收民营企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坚持改革、力求创新。国有企业习惯吃大锅饭,他就改革分配制度、引入激励机制,提高职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员工文化素质不高,他就改革人事用工制度,规定凡新进人员一律要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凡工程技术人员招聘进厂优先分配房子。他还集中精力开展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向干部任免、经营管理等影响国企发展的关键机制问题开刀,给快鹿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快鹿提出开发冷冻食品,改变单一生产味精的格局。当时,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国有企业搞这些“零头”不上档次。丁国聪却认为,速冻食品尽管是“小东西”,但有大市场。后来,快鹿投入2000多万元,建起近万平方米的速冻食品生产车间,又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技术和人才,形成了从生产到包装、从储存到运输的一整条冷冻生产链。现在,快鹿速冻食品已从原来的3个品种发展到八大系列百多个品种,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从温州市粮食系统下属的集体小厂,到现在的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省农业龙头企业,对快鹿来说,出路,就是这样一步步在交锋中摸索出来的。“温州的民营经济对快鹿来说不是压力,是促进。“丁国聪诚挚地说。

  十六大归来,满怀喜悦的丁国聪越发坚定了走国有企业发展道路的信心。在他看来,国有企业只要坚持改革创新,就能适应发展,就能与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然而,和温州许多民营企业相比,近几年来,不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产值效益,快鹿发展的速度的确称不上“快”。很多人因此认为,快鹿之所以成了“慢鹿”,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进行改制,国有企业体制上的种种痼疾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丁国聪有不同的认识,“省内除快鹿外的味精厂不是全部改制了吗,但他们至今仍无快鹿这么景气。国有企业要改革,但不是变成民营就叫改革!怎么改革,要看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是否有利。”他的话语中,隐含着些许不被支持的苦恼与无奈。

  我们问,今后,快鹿是不是要继续坚守国有性质?丁国聪略一沉思后回答,“所有制不是问题的根本,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快鹿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其实,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温州,对相对被边缘化的国有企业来说,丁国聪与快鹿能在两种所有制的激烈交锋中生存并稳健地发展下来,本身就是改革的一个成果。

  “当党代表最光荣,当劳模最有感情,企业‘家’我还算不上。”丁国聪说,是快鹿给了他机遇和舞台。

  到了这个年龄,很多人早已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对丁国聪来说,还默默在工作。他6岁丧父,1958年,刚满14周岁就进了温州粮食砖瓦厂,开始为母亲分挑生活重担。50年来,不管是做学徒、做工人,还是当厂长、当总经理,让他自己总结就是6个字——认认真真做事。

  从1980年到现在,丁国聪从市劳模到省劳模,从系统劳模到全国劳模,一口气做了二十多年。对他来说,工作是最应该专注的对象。比起前几年每周七天都待公司,现在,丁国聪每个周末会留出一天待在家里陪老伴。其他的时间,不是到工厂就是跑市场。“在家里坐不住,回工厂一听到机器声,心里就踏实了。”他说,这也是职业病。

  “我永远是个劳动者。”这句话,由丁国聪来说,不会让人觉得矫情。在公司干部职工眼里,这位老总上班来得比他们早,下班比他们迟,中饭和他们一样吃5块钱的食堂快餐,丝毫没有老总的架子。

  对已有整整三十年党龄的丁国聪来说,党的十六大代表这个角色,是毕生最光荣的,也是最难以忘怀的。2002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刊发了丁国聪参加十六大小组讨论会时的照片和发言片段,在浙江代表团里一时传为美谈。当浙江电视台记者在会场外采访他时,他张口就说,“我焦动不已”。直到孙子从温州打来电话,丁国聪才知道,自己当时太激动了,把“激动”念成了“焦动”。说到这里,丁国聪欢乐得像个孩子。

  二十几年来,这位质朴的党代表、劳模,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事情走过关系。他不是没有遇到过诱惑。想请他去管理的民营企业很多,但他情愿把业余时间奉献给社会公益团体。游说他赶紧给企业改制当大股东的人也很多,但他丝毫不为所动,顶着压力继续工作。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每一次交锋中,丁国聪就是这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自觉坚守住一名党员、一名劳模敬业奉献的准线。

  从味精大战到组建集团,再到培育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老丁说自己对快鹿的品牌感情很深。几十年来,他不管走到哪里,总喜欢钻到宾馆、餐厅的厨房看人家用什么味精。要是看到用的是快鹿味精,他会高兴得多点上几道菜。但当话题涉及他个人对快鹿有什么贡献时,他却不愿多谈,“到味精厂当厂长,对我来说是机遇,是快鹿给了我改革、创业的舞台,我只是尽己所能打响了快鹿这块牌子。”

  当我们最后问,企业家和改革者这两个头衔,你更适合哪个?丁国聪不假思索地摇摇头,“我还称不上企业‘家’,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坐一天,就要坚持为企业的发展谋划与尽力。”他说,成为企业家,是他的追求和梦想,但怎么管好一个企业,他还在不断反思……他说自己已到退休年龄,成败得失,只能由他人去评判。这番话,丁国聪说得很心平气和,流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智慧与豁达。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