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增福:银行变革 打出改革组合拳
从“温州市商业银行”到“温州银行”,这家“温州人自己的银行”走过了十年风雨路。
名字变了,天地更广了。变革中,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行长邢增福。正是他的经营“组合拳”,让温州银行在金融改革的风口浪尖扬帆远航。
增资扩股:
有多少钱能办多少事
2001年9月,邢增福走马上任当时的温州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的这家银行,已经历了近三年的发展,初步完成了内部的整章建制、机构磨合,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渐入正轨。但同时,公司治理有欠规范、不良资产居高不下、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机构网点布局欠妥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银行要想发展,当务之急是补充资本。邢增福深谙此道。
于是,一个开创国内银行业先河的举动开始了——他要吸纳民企入股,既引资又引智。
背景是2002年8月,时任央行行长的戴相龙到温州考察调研,提出把温州作为全国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借这个东风,温州银行引入民资的增资扩股方案,作为主要内容之一,进入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方案中。
2004年1月,红蜻蜓、新湖集团等8家民企携3亿元资金入股温州银行,这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第一次大规模引入民资。此举也让温州银行的注册资本增至4.7亿元。
紧接着,邢增福又启动了第二次增资扩股,并于2006年5月完成,此次入股企业有15家,注册资本增至10.2亿元。
增资的步伐仍未止于此。2007年9月,温州银行又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5.5亿元次级债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附属资本。
一次次的增资,让温州银行的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高速扩张。邢增福说,增资还远不止充实资本那么简单:增量资本的注入使温州银行的股权结构明显优化,并进而推动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民营企业作为股东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拓宽了视野和思路;注册资本迈过10亿大关,达到了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为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先决条件。
筑池养鱼:
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温州是一片经济热土。一家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争相进驻,在繁荣温州经济的同时,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
温州银行一开始就面临着强大的竞争群体。定位“温州人自己的银行”,让它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于是,上任之初,邢增福与决策层先后制定实施了2002-2004、2005-2007两个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打造“精品零售银行”的发展目标和“立足地方、立足中小、立足市民”的市场定位,立志与地方经济共发展,给银行的未来找到了方向。
于是,温州大学、金温铁路、温福铁路、机场大道、瓯江三桥、瓯海大道、江滨路改造和中心区建设等地方大型基础项目建设提供信贷支持的名单里,总少不了温州银行。十年间,该行累计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200多亿元的信贷支持。
于是,一家家民营中小企业得到了温州银行的支持迅速成长。截至2007年末,该行共有中小企业(个私经营户)客户13591户,该类贷款余额达150.49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88.09%。
邢增福把自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式称为“筑池养鱼”。
“筑池”之说在实践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该行在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该行在小企业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建设上大胆尝试,在国家规定的贷款利率范围内,依据风险补偿、银企关系、市场竞争关系等因素影响,创新研发了目标收益加权修正定价法模型。这一模型的建立,既满足了利率水平对贷款风险的补偿,又为小企业贷款商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该行带来了经营成效。
天道酬勤。国内权威金融媒体《银行家》杂志发布了“2006年度中国十佳城市商业银行”名单,温州银行因其2006年在增资扩股、信息化建设、不良贷款“双降”和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而跻身“十佳”之列。他们对温州银行作出的评价是:“在温州这个市场竞争几近白热化的区域里,2006年温州商行的成功变身,得来着实不易。”
名至实归。该行在2008年中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居第18位,超过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杭州银行等。
跨区经营:
大象总不能浴缸洗澡
2007年12月17日,温州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温州银行。就在更名后的第二天,温州银行衢州分行正式挂牌营业,这是该行走出本地的第一家市外分支机构。
“我记得TCL的李东生曾经说过,当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做到100亿的时候,就必然面临走出去的问题。”邢增福说,“如果把一家银行比作一棵树,那么网点分布就是树的根系,我们希望成为独木成林的大榕树,拥有粗壮而发达的根系。从市区到县域,从温州到异地,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大象总不能在浴缸里洗澡’。”
更名和跨区域经营,标志着温州银行已从地方性银行变身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因此成为了第一家总部位于温州的区域性银行。他们开始了从小银行向中型银行、从传统型银行向创新型银行的跨越。
邢增福说,机构的延伸伴随着管理半径的扩大,在此过程中也碰到过许多难题,比如业务授权管理、审批流程改变、业务监督管理和现金出入库管理等等,尤其对衢州分行而言,还面临着一个本土化的问题。另外,异地分行在机构当地也要进行区域性的网络建设,开设一些支行,这对该行现行的总——分支两级扁平化管理模式将是颠覆性的改变,他们正对此进行前瞻性、可行性研究。目前,温州银行宁波分行也正在申报筹建中,并力争在年内开业。邢增福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做好向温州县域的机构延伸;着眼长三角加快跨区域发展步伐;异地分行下属支行网点建设;通过参股、并购其他银行等资本运作方式实现机构的间接扩张。
上市期待:
突破资本对发展掣肘
在邢增福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上市。于是,他把目光投得更远,并为此做着充分准备。除了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外,邢增福在推动公司治理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6年,他们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先后完成了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调整和扩容工作,聘请知名经济金融专家设立了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调整健全董事会、监事会下属的8个专业委员会,补充修订公司《章程》。由此,该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趋于完善,实现了由“形似”向“神似”的转变,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运作规范、制衡有序的治理结构。
2007年,温州银行启动了IPO前期准备工作,力图尽早实现公众上市银行的目标,全力推进由小型银行向中型银行跨越、由地方性银行向区域性银行跨越、由传统型银行向创新型银行跨越这一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施,最终将温州银行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市场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中等规模、精品型、个性化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