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发布全国法院首个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审理白皮书
温州网讯 昨天,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2015-2017年温州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审理报告》。2015年至2017年,温州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刑事一二审案件收案数共计311件,占全省法院25.8%,收案数呈下降趋势。据悉,这也是全国法院首个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审理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对温州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基本情况、主要特点、打击犯罪主要做法等进行了全面介绍。
商标类犯罪较集中
行业地域特性明显
“温州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类型比较集中,以商标类犯罪为主,这与温州作为发达的制造业基地,部分地区、产业制假售假情况不无关系,”温州中院民三庭庭长陈锋介绍,“去年7月,苍南县公安局就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非法制售假烟烟标案,现场经清点假冒‘云烟’牌烟标共22箱,假冒“云烟”牌商标标识1882余万只,涉案价值达5亿余元。”
在商标类犯罪中,又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例如与开关、插座等电器类商品相关的犯罪,主要发生于号称“中国电器之都”的乐清市以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近三年,此类案件在当地法院商标类犯罪收案中占比86%。“这些行业都是当地的支柱行业,部分当地品牌例如正泰、德力西、人民电器等已经成为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加大对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一方面可以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可以保障权利主体合法权益,有助于其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陈锋说,“去年我们对一起假冒正泰商标的案件,适用实刑,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9万元。”
涉网犯罪水涨船高
突出重点区别打击
此外,《白皮书》显示,随着互联网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涉网络知识产权犯罪也呈现水涨船高的态势,尤其是涉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在所查获的此类案由中占比达76%。犯罪主要发生在涉及淘宝、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非商家自营的电商平台,涉案人员达54人。“线上售假刑事案件集中爆发,一方面是因为网购市场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电商平台尤其是阿里巴巴公司与执法部门建立了富有成效的线上线下联动打假合作关系。”据介绍,在侦破的涉网知识产权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系由阿里巴巴公司等电商平台公司通过内控平台发现线上售假线索并向执法部门推送,再由执法部门查获线下制假售假窝点。
据悉,法院接下来将“突出重点、区别对待”,进一步规范缓刑适用,加大重点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对涉及食品、药品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给予重点打击;对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严格缓刑适用条件,避免以缓刑替代实刑。
案件链接
2015年10月,被告人程某为假冒“CHNT”注册商标的某型号漏电断路器产品,花费3万元在乐清市北白象镇模具市场里定制了一副生产塑料外壳的模具,并将该副模具提供给被告人支某,委托生产塑壳配件。
2016年3月,程某将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及物料运送至杭州淳安老家,交由陈某负责具体生产。陈某根据程某指令,将生产出来的假冒产品通过物流发往各地客户。截至2016年12月,陈某累计发送假冒产品共计142件,17040只。
2016年12月30日,支某、陈某被抓获,民警共查获假冒“CHNT”的漏电断路器产品13113只,半成品662只,塑料外壳25324只,配件51箱,及一些物料设备。上述漏电断路器产品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确认均系假冒。鉴定价格为305402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程某、陈某、支某的行为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9万元;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9万元;支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李尖 通讯员 温萱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