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后服务”做到教育惠民 市政协召开“三点半学校”专题会议
温州网讯 全国两会期间,“课后服务”成为全国“政协会议”热点议题之一。日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多种模式解决“三点半”难题。而温州课后服务有着良好土壤,但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引导培育到位,可以成为教育惠民的一个全国样板。
昨天上午,市政协召开“三点半学校”课后服务座谈会,邀请了约20位专家学者讨论该问题,寻找一条解决之道。
全市5.9万学生
参与课后托管
温州城市大学终身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胡忠英:2017年,温州城市大学对温州各地中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2015年到2017年来,各县(市、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的学校数从318所增加到485所,学生数从231586人增加到359474人。
数据还反应了不少问题。一是区域不平衡,苍南、瑞安托管学生超过7万多,鹿城、龙湾、瓯海托管学生大概二三万人;二是学校不平衡,参与率高的学校达90%以上,参与率低的学校在5%以下。
另外,教师缺乏积极性。公立学校教师工作负担重,没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收支管理欠规范,各地存在收支差异,收费标准和补贴发放标准不一致;课程缺乏,课后服务缺乏专业引导等等。
瑞安4年走出
托管服务模式
瑞安城市学院副院长池万村:2014年,瑞安市将中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纳入瑞安市民生实事工程,以瑞安市城市学院为依托,牵头组建社区教育协会,下设托管服务中心,该中心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有效整合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资源,推出了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
四年时间,参与托管学校达109所,参与托管学生从最初的8000多人增长到现在近8万人,托管率达到80%。
“四点钟学校”
惠及2万多家庭
鹿城区教育局成教科长伊立:2009年9月份,鹿城区部分学校进行“四点钟学校”试点施行,为全市最早启动。目前,鹿城区参与举办“四点钟学校”服务的小学(含校区)共56所,接受“四点钟学校”服务的学生共有26972人,惠及2万多家庭。
“四点钟学校”采取社区主办、学校支持的办学模式,由街道负责规划协调,社区学院进行业务指导,社区牵头负责,学校积极予以配合。以学生和家长自愿报名为原则,严禁讲授新课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四点钟学校”不以盈利为目的,多渠道筹措“四点钟学校”建设和运行经费,同时适当向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收取部分活动经费和相关保险费,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课后管理服务进行详细的成本测算,按规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课后服务
不能由政府全包
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剑波:目前,全市各地都已经开展实践课后托管服务,了解到目前各地主要遇到以下几点难题。
首先是经费来源,是通过政府拨款还是民办非企业进驻,如果是后者则要规范其收费合理性。其次,教师负担问题要解决,学生安全问题要有人来负责。这些问题如果都由政府实施,则会变成“学生5点半放学”。
是否可以通过政府买入服务,向社会招聘师资,另外给老师补贴的基础上,同时开展建设校外师资。
课后托管
要让学生过得精彩
市政协常委徐亮:目前各地都在实施课后托管服务,政府要早日出台相关政策,给出指导性方向。是否可以将此列入温州市民生实事建议项目,集中力量去解决该困难。
另外,从素质教育出发,课后托管服务是要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精彩,要区别于正式上课,拓展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生存生活技能,要开出一个温州的“创新”课程。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傅芳芳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