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我对温商充满敬意

温州网 2018-05-03 07:40:00
记者面对面访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十一,倾听陈院士讲述他对温商、温州人、温州的印象,顶尖人才、大学与城市的亲密关系,及如何推进城市发展动力转换,高质量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

陈十一

  温州网讯 风云激荡,大潮奔涌。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率先进行了发展动力转换,走上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致敬新时代·奋斗温商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球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深圳,面对面访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十一,倾听陈院士讲述他对温商、温州人、温州的印象,顶尖人才、大学与城市的亲密关系,及如何推进城市发展动力转换,高质量发展。

  深圳有“速度”更有“质量”

  记者:在改革开放历程中,“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曾闻名全国,如今深圳、广东又在发明专利方面创造了全国领先的新速度,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十一:以前,大家都在讲“深圳速度”;现在,不仅有“深圳速度”,更有“深圳质量”,因为深圳是一座创新能力很强的城市。

  这首先得益于深圳市的产业布局很有战略眼光,尤其是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领域做得相当不错。其次,深圳市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支持和引导在全国可能是做得最好的。第三,深圳的企业创新能力强,很多是走国际化道路的外向型企业。最后,深圳还拥有靠近香港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深圳企业具有国际化视野。这些都使深圳在专利数量、专利转化应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进行高质量发展。

  “挖”来中科院院士滕锦光

  记者:南科大80后海归副教授贺建奎自主研发了全球准确率领先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他为何选择到深圳圆创新创业梦?深圳提供了哪些帮助?

  陈十一:贺老师研究成果能使基因测序等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他来到深圳,我觉得应该是看到了深圳和南科大的发展潜力。

  许多地方的院士、专家,包括在教研、科研等方面超过我们的香港学者,为什么都愿意像贺老师一样来到深圳呢?我认为,政府的资金支持、良好的创业环境、强烈的研发与技术革新需求等因素,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集聚深圳。

  南科大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南科大给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教学和生活条件,这些都来自深圳市政府的政策支持。

  作为一名有理想的科学家,他也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并获得认可。而深圳在技术需求、产业需求、战略思考等方面,我觉得是走在香港前面。

  比如,最近,我又把温州籍中科院院士滕锦光从香港理工大学“挖”到南科大担任副校长,这也体现出深圳和南科大的吸引力。

  这样的例子很多,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和学生汪滔在深圳创办了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很多无人机技术就是在香港研发的;还有,南科大一位教授的科研项目非常好,我请深圳的一位企业家来谈,结果马上注入巨资,实现了双赢。

  促使师生创新创业冲动

  记者:您允许南科大每一位教授每个星期抽一天时间去企业做咨询,这出于什么考虑?

  陈十一:我们鼓励教授在做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和企业有更多接触。这在美国大学中很常见。为什么斯坦福大学能支撑硅谷的发展?就是因为科研得到企业支持,他们的创造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南科大要成为中国最具企业家精神的大学。什么叫企业家精神?就是致力把创新转化为能为社会服务的产品。这需要我们的教授花更多时间与企业接触,我们要提供更宽松的环境。

  同时,我们还把上百位企业技术专家请到课堂里,和我们的老师联合培养学生,通过和社会互动,让师生看到社会需求,促使他们产生创新创业的冲动。

  以顶尖人才聚大批人才

  记者:深圳去年新增3家诺贝尔奖科学实验室、12名全职院士;广州与诞生了8位诺奖得主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联合打造研究院。请问,这些顶尖人才给深圳、广州带来了什么?

  陈十一:这些人才对深圳非常重要。人才会吸引人才,就像温州人喜欢抱团。在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顶尖人才出现的地方,往往能集聚一大批人才。其次,带来了产业的发展和尊重人才的文化。几乎每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都带来了一个产业的发展和示范效应。

  南科大也给深圳这座城市带来很多人才。南科大有个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命名,对我们的作用非常大,我们给这个研究院的目标是为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这“三新”发展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现在,南科大拥有23位院士,其中13位是全职,副校长汤涛还是深圳本土产生的首位中科院院士。这些院士对南科大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没有人才就没有科技和企业、城市的发展。人才,尤其这样的顶级人才,还会带来产业、资金、文化和更多的国际视野。

  温州四大千亿级产业布局准确

  记者:温州市委、市政府正在启动电器、时尚、新能源网联汽车和智能装备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计划,您有何评价?

  陈十一: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这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我认为非常正确,反映了温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这几个都是与民生相关的基础产业。一座城市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定位产业,并做大做强。

  我去过温州,对温州印象非常好。温州经济规模在浙江排第三位,我认为温州很有机会。

  温商有创新基因敢闯敢试

  记者:您和温商接触多吗,对于温商您有什么印象?

  陈十一:温州人是浙江人的骄傲。温州人具备了浙江人的典型特点:勤奋好学、肯吃苦、低调、实干。另外,温商还特别团结,敢于冒险、敢闯敢试,这其实是创新的前提和基因。

  温商在全世界都出名,包括我曾在美国工作过的地方,只要有中国人,就有温商。我对温商充满敬意,和深圳的温商也有接触,很愿意与温商合作。

  请你们给温州商界朋友带句话,我有三个希望——

  我希望你们关注南科大,关注我们的科研成果,关注我们的学生。

  我希望温商组团访问南科大,来看看南科大的创新能给他们的转型升级带来什么好处,一起探讨产学研合作。

  我还希望更多温商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南科大,我们一定为温州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温二代。

  把文化需求和企业有机结合

  记者: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何能持续增长?

  陈十一: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人均年龄是33岁,好奇心充足。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高层次人才也越来越多。深圳对文化的需求有“宽度”,使得各种文化艺术在这里都得到发展。

  深圳现在是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深圳市委、市政府认识到一个年轻的城市需要文化的沉淀,在这方面也加强了规划、投入和引导。

  深圳有创业的文化,有企业的文化,深圳就把文化的需求与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大了文化产业。

  期望产业溢出效应辐射温州

  记者:您在北京大学担任副校长时曾推动学校与浙江一些城市合作,请问成效如何?

  陈十一:我在北大时曾和杭州、台州、绍兴等城市合作,效果不错。现在,我们正在和浙江一个城市合作建设南科大研究院,在无人机、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四个千亿级产业链发展。

  我是浙江人,家乡人民对我很支持。乡音不改乡情不忘,能为家乡做点事情,非常心甘情愿。我们希望广东和深圳的产业溢出效应能辐射温州、浙江。我们乐意助力温州打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国际时尚智城。

  来源:温州日报

  本版撰文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采访组

  王若江金智宽

  摄影/张晓隆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