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守信主体有了绿色审批通道
温州网讯 记者昨从市信用办获悉,目前我市已建成以市级平台为总枢纽,全市11个县(市、区)子平台为节点的全市一体化平台,为全市29.5万家企业法人,55.2万家个体工商户,1.3万个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816.6万户籍人口建立信用档案。截至6月底,该平台已经累计归集4000多万条信用信息,实现了信用信息的共建共享。
近年来,我市探索出了“信用+平台”“信用+金改”“信用+农村”“信用+监管”等“信用+”模式,实现温州城市信用形象和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双提升”。目前,已经在生产、流通、工程建设等21个领域落实了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度,在市安监局、市水利局、市市场监管局、温州检验检疫局等22个部门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或免予检查;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资金扶持、“标准地”项目等行政管理事项中,推广应用信用信息;出台实施行政审批服务容缺受理实施细则,全面提升守信主体的办事体验,对承诺按标准实施项目投入的守信主体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平均审批时限可缩短60%以上。
同时,我市以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数据为支撑,强化信用联合奖惩力度。如通过政府公共信用数据、银行征信数据和民间借贷数据三方信用信息的融合共享,在全国率先建成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系统,实现对民间金融风险状况的持续监控和动态分析,提升监管效能。在浙江率先开展“构建诚信、惩戒失信”专项行动,累计曝光“逃废债”等失信对象近3600余例,打击逃废债类犯罪行为1000余起。
市信用办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已经累计公示行政处罚信息47万余条,曝光黑名单主体4000家左右,对62类联合奖惩对象落实40余项联合奖惩措施。同时,我市开发了“信用温州”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和线下智能终端,方便社会公众查询相关信用信息。
下一步,我市将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在信用大数据应用能力、全方位信用奖惩体系、“信易+”产品应用和推进行业信用体系等建设上,探索信用建设新路径。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李中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新政惠民!温州住房公积金贷款同比增长46.95%
社会12-14
-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73人通过“问企识才”机制改革获评职称
社会12-14
-
从建筑码到房屋码实现“一码全链” 这场全国性会议上“温州经验”受关注
社会12-14
-
代表委员看温州交通变化 高速里程从全省倒数第二到全省第三
社会12-14
-
苍南启动省级共富乡村试点建设 一条国道串联5个抱团乡村
社会12-14
-
无土栽培 自动浇灌…… 鹿城这里有个种草莓的“植物工厂”
社会12-14
-
这个乐清民间技艺仅冬日可见!错过等一年
社会12-14
-
乐清这间乡村公益老年食堂老火了 持续温暖11年
社会12-14
-
三九补一冬!温州多家医院开启“三九”养生项目
社会12-14
-
温州今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数超20例 为历年最多
社会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