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苍南有场丰收文化大餐
温州网讯 乡村艺术团表演、农产品展销、地方特色产品制作……昨天,农历秋分时节,我国迎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市在苍南县举行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温州·苍南庆祝活动。
新式农产品引市民关注
昨天上午,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温州·苍南庆祝活动开幕,现场还举行了“温州乡村振兴法律服务中心”、苍南县首届“十佳农企”等授牌仪式,同时还启动《中国试验田——温州农村改革40年》大型采访活动。
除了开幕仪式之外,丰收节现场还开展农事趣味运动、橘子采摘节、渔场捕捞等一系列活动,以四个篇章的丰收“文化大餐”,为市民呈现了一番丰收盛景。
在现场,最热闹的就是农产品展销会了,大月饼、海参果、红心柚、猕猴桃……不少市民被优质农产品吸引,纷纷驻足品尝。记者注意到,许多市民围绕着一块大月饼进行品尝,这块月饼上印有“首届中国丰收节·苍南”字样。据月饼制作者陈昌盛糕点坊负责人介绍,这个月饼直径1.88米,厚7公分,重达400多斤,价值3万多元。
此外,一颗颗“黄海参”果也引来市民的关注,这种带刺像海参的果子叫做海参果,是苍南县稻鳖养殖专业合作社从非洲引种,三年前在苍南金乡开始有规模种植。
记者从市委农办(市农业局)了解到,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从今年9月初就陆续开展了,除了让温州绿色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还启动了“东西部扶贫协作供销特色农产品温州中秋网络购物节”,助力东西部发展。
我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将持续到11月份,瓯海、平阳、文成等多个县(市、区)会在此期间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相关庆祝活动。
我市三农工作有大提升
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大发展,农业现代化有了大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提升。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市实现五个“欠发达县”摘帽和消除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4600元”现象,农村低保标准达到8000元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加1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6:1。
今年4月,全省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现场推进会在温州召开,我市第一时间启动实施“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促成907家企业与1049个村结对共建,其中山海结对的有33对。以项目集中开竣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造血”功能,11个县(市、区)开工村级集体发展项目1644个,计划总投资186.4亿元,覆盖2662个村,预计每年村集体增收8.5亿元。
此外,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保持较大增长,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民在农业电商、休闲旅游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就业和受益。
据市委农办(市农业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1亿元,同比增长1.9%,高于全省平均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4元,同比增长8.6%,高于城镇居民0.8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我市还加快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民致富。目前鹿城区、永嘉县成功申报列为农业部新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县,目前全市量化村集体资产总额232.7亿元,累计股金分红总额14.7亿元。
-相关链接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建议。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具体工作由农业农村部会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傅芳芳
摄影:林建芳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